[发明专利]润滑脂组合物、离合器和电动窗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86718.X | 申请日: | 2019-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175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泽口涉;宫川祐太;小栗亮介 | 申请(专利权)人: | NOK克鲁勃株式会社;株式会社电装 |
主分类号: | C10M169/00 | 分类号: | C10M169/00;E05F15/603;H02K7/10;C10N30/02;C10N30/06;C10N50/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益华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8 | 代理人: | 郭红丽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润滑脂 组合 离合器 电动窗 电机 | ||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润滑脂组合物、离合器和电动窗电机,所述润滑脂组合物具有高的静摩擦系数和优异的耐久性。本发明的润滑脂组合物含有基础油、增稠剂和固体润滑剂,其中,基础油是40℃下的运动粘度为600~2000mm2/s的合成烃油,增稠剂为钡复合皂,固体润滑剂是莫氏硬度为3~6、平均粒径为10~40μm的无机微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高的静摩擦系数和优异的耐久性的润滑脂组合物、具有该润滑脂组合物的离合器(clutch)和包括该离合器的电动窗电机(power window motor)。
背景技术
目前为止,作为在齿轮和滑动部中所使用的润滑剂,使用润滑脂。近年来,在汽车部件、家电制品、电子信息设备、OA设备等中,以轻质化、低成本化为目的,在齿轮和滑动部中使用树脂构件逐渐增多。另外,近年来,在汽车、OA设备的减速装置内的减速齿轮部、离合器部等中,为了防止静止时的滑动,要求用于树脂构件之间、或者树脂构件与金属构件的滑动部分的润滑脂具有高的静摩擦系数。另外,对于这样的润滑脂,也要求高耐久性(静摩擦系数不随时间发生变化;滑动部分不发出异常的声音)。
例如,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450935号公报)公开了用于树脂构件之间或者树脂构件与金属构件的滑动部分的具有高静摩擦系数的润滑脂组合物。
另外,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2-82952号公报)公开了搭载于电动窗装置的驱动源即电机的防反转离合器。离合器在环状轴环(collar)的内侧包括与旋转轴一体旋转的驱动侧旋转体、与蜗杆轴一体旋转的从动侧旋转体和滚动体。从动侧旋转体具有与轴环的内周面相对的控制面,在该控制面与轴环的内周面之间配置滚动体。在包括这样的离合器的电机中,如果通过旋转轴的旋转驱动而使驱动侧旋转体旋转,则滚动体、从动侧旋转体和蜗杆轴一体地旋转,基于该蜗杆轴的旋转,车辆的窗玻璃开闭。另一方面,在旋转轴(驱动侧旋转体)的非旋转驱动状态下,将滚动体夹持于从动侧旋转体的控制面与轴环的内周面,成为楔子,从而能够阻止(锁住)从动侧旋转体的旋转。由此,能够抑制例如由于电机驱动力以外的外力使车辆的窗玻璃开闭。
将润滑脂涂布于轴环的内周面。当从动侧旋转体在旋转轴(驱动侧旋转体)的非旋转驱动状态下旋转时,通过使润滑脂存在于轴环与滚动体之间,从而使在轴环与滚动体之间发挥作用的摩擦力提高,阻止从动侧旋转体的控制面与轴环的内周面对滚动体的夹持发生错位,导致滚动体随着从动侧旋转体旋转。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45093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2-82952号公报
近年来,对润滑脂组合物所要求的特性变得严格,迫切希望一种与以往相比具有更高的静摩擦系数和优异的耐久性的润滑脂组合物。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因此,本发明鉴于上述实际情况而完成,目的在于提供具有较高静摩擦系数和优异的耐久性的润滑脂组合物。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主要构成如下所述。
[1]一种润滑脂组合物,是含有基础油、增稠剂和固体润滑剂的润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基础油是40℃下的运动粘度为600~2000mm2/s的合成烃油,所述增稠剂为钡复合皂,所述固体润滑剂是莫氏硬度为3~6、平均粒径为10~40μm的无机微粒。
[2]上述[1]所述的润滑脂组合物,其中,相对于润滑脂组合物的全部重量,所述固体润滑剂的配合量为10~60重量%。
[3]上述[1]或[2]所述的润滑脂组合物,其用于树脂构件之间、或者树脂构件与金属构件的滑动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NOK克鲁勃株式会社;株式会社电装,未经NOK克鲁勃株式会社;株式会社电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8671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