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载控制设备的硬件在环测试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87312.3 | 申请日: | 2019-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562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方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 |
主分类号: | G05B23/02 | 分类号: | G05B23/02 |
代理公司: | 南京中高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333 | 代理人: | 祝进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蜀***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控制设备 硬件在环测试 信号调理单元 模拟信号 放大器 滤波器 转换器 内部控制元件 路段 波形发生器 待测控制器 方向盘信号 车速信号 倒车信号 检测信息 空调信号 模拟动态 内部电路 实车实验 输出板卡 信号传送 信号通过 行驶汽车 运行状况 总线信号 动态图 可编程 传感器 实车 真实性 测试 行驶 参考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载控制设备的硬件在环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检测信息:模拟信号输入或输出板卡安装后,利用波形发生器,可编程不同类型的信号,模拟信号包括车速信号、倒车信号、方向盘信号、空调信号和总线信号等;信号传送:通过I/O接口,与待测控制器连接,信号通过信号调理单元传送到传感器,信号调理单元的内部电路包括滤波器、转换器、放大器等,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车载控制设备的硬件在环测试方法,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有较强的实用价值,模拟动态的立体行驶汽车在现实的路段行驶和内部控制元件的剖视动态图对照参考,提高测试的真实性,现实中的路段状况更能体现实车运行状况,从而减少实车实验,减少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载控制设备的硬件在环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测试评价服务依赖于技术人员的专业程度和试验设备的先进性,对试验室管理体系、运营体系的完善程度要求较高,同时,对测试试验方法的研究开发也是测试评价机构技术水平高低的重要体现,汽车产品质量标准和检测标准对检测行业构成直接影响,产品质量标准和检测标准对产品更新换代有积极的推动作用,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对车载硬件和整车控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现有的一种车载控制设备的硬件在环测试方法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首先,现有的负载信号模拟需要调节电阻值来控制模拟信号,但局限性较大,调控的精度依据电阻值的大小,其精度难以保证,导致其模拟的数据偏差较大,同时,仿真模拟虽然是立体图,但不能给人真实的感受,程序化的路段测试较为死板,不适用于实时车况,最后,数据存储于SD卡中,由于存储卡的空间一定,不能存储过多的数据,不便工作的进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控制设备的硬件在环测试方法,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车载控制设备的硬件在环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检测信息:模拟信号输入或输出板卡安装后,利用波形发生器,可编程不同类型的信号;
(2)信号传送:通过I/O接口,与待测控制器连接,信号通过信号调理单元传送到传感器;
(3)数据采集:传感器数据采集,GPS定位实现实时路况环境和三维行驶图像结合;
(4)仿真模拟:真实驾驶员操作,同时控制仿真器,软件仿真和硬件仿真实现虚拟物体的内部车载控制元件运行状况,同时被仿真的驾驶舱和行人引入到实时路况中,驾驶员、路人和行驶环境构成闭环;
(5)标定显示:双显示屏的实验界面,通过标定软件改变仿真参数,从而观测不同的仿真状态;
(6)故障测试:故障注入单元,有效的故障注入测试需要有能力对电子控制单元进行可重复的故障状态注入,使用FIU和ADvantage软件结合使用;
(7)数据存储:无线连接互联网,通过云存储,定时记录动态数据,可传送到数据云,保存相当长的一端时间。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模拟信号包括车速信号、倒车信号、方向盘信号、空调信号和总线信号等。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信号调理单元的内部电路包括滤波器、转换器、放大器等,改变信号类型输出。
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仿真模拟的运行时间为10-30分/次。
优选的,所述步骤(5)中,双显示屏内一侧显示立体行车动态图,另一侧显示内部车载控制元件运行状况图。
优选的,所述步骤(6)中,协调包括以下步骤:
(6.1)、FIU使用ADvantageSC设定式软件,实时仿真过程中按照设定的故障触发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未经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873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