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鱼鳞中提取胶原蛋白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87388.6 | 申请日: | 2019-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085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邹伟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华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K14/78 | 分类号: | C07K14/78;C12P21/06;C07K1/30;C07K1/18;C07K1/36;C07K1/14 |
代理公司: | 广州胜沃园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416 | 代理人: | 张帅 |
地址: | 51053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胶原蛋白 鱼鳞 氢氧化钠水溶液 预处理 辐照处理 硫醇蛋白酶抑制剂 离子交换柱 乙酸水溶液 化工领域 药物残留 粗提液 复水 加酸 酶解 去除 去脂 沉淀 清洗 溶解 安全 | ||
本发明属于化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从鱼鳞中提取胶原蛋白的方法。本发明从鱼鳞中提取胶原蛋白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鱼鳞复水后加入氢氧化钠水溶液去脂,然后加酸清洗后洗至中性,得预处理鱼鳞,随后将预处理鱼鳞辐照处理,并粉碎、酶解后加入硫醇蛋白酶抑制剂得到胶原蛋白粗提液,随后加入氢氧化钠水溶液沉淀胶原蛋白、加入乙酸水溶液溶解后过离子交换柱纯化,最后辐照处理,即得。本发明提供的从鱼鳞中提取胶原蛋白的方法,能够最大限度的保持所提取胶原蛋白的活性,同时能够去除鱼鳞中含有的药物残留,提高胶原蛋白稳定性,从而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胶原蛋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从鱼鳞中提取胶原蛋白的方法。
背景技术
鱼鳞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钙、磷等矿物质,主要由蛋白质和羟基磷灰石组成,其中蛋白质占鱼鳞总重的50%~70%,主要为胶原蛋白和角蛋白,可见鱼鳞是非常好的胶原蛋白生产原料。该类胶原中有多种氨基酸,能提高人体细胞营养,促进皮肤和骨骼组织的新陈代谢,增强皮肤弹性,使皮肤润滑细腻,另外对预防骨质疏松和风湿性关节炎、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生命活力具有良好的作用。但鱼鳞中的营养成分一直被人们遗忘,大量的可利用的鱼鳞被当作垃圾处理,不但没有充分利用鱼鳞的价值,而且还污染环境,因此从鱼鳞中提取胶原蛋白将会是一种经济环保的获取胶原蛋白的方法。但是通常在鱼类的培养中,为了提高鱼类的成活率,会给鱼苗使用一些药物,并且随着药物的滥用,鱼鳞中难免会有一些药物残留,因此提取的胶原蛋白会有一些药物残留,并且在胶原蛋白中通常会有一些难以去除的细小病毒,这会给胶原蛋白的使用带来一定风险。
中国专利申请CN 108409855 A公开了一种利用鱼鳞提取胶原蛋白的方法,该发明采用浸酸、浸碱和热水提取相结合的方法提取鱼鳞胶原蛋白,大大提高了胶原蛋白的溶出率和纯度,有效地去除了鱼腥味,且得到的胶原蛋白水溶性好,易于被人体吸收。但是该方法获得的鱼鳞没有对鱼鳞的药物残留和细菌进行有效去除,并且使用了热水浸提,降低了胶原蛋白的活性。
中国专利申请CN 108530531 A公开了一种鱼鳞胶原蛋白的制备方法,该发明采用鱼鳞为原料,通过脱钙、溶胶、固液分离过滤、水解、胶原蛋白过滤分离、大分子蛋白过滤分离、脱盐、脱水、干燥等步骤,制得胶原蛋白粉,使得鱼鳞变废为宝,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该发明采用联合生物酶解方法将大分子胶原蛋白水解成小分子蛋白,生物酶水解效率高,而且安全、无毒,使得制得的胶原蛋白能够符合食品安全标准。但是该制备方法仍没有对鱼鳞中的药物残留和细菌进行有效去除。
目前获取鱼鳞中胶原蛋白的方法大都是用酸碱处理后酶解获得,但是在胶原蛋白的获取过程中没有对鱼鳞中不可避免的一些的药物残留及细小病毒进行去除,获得的胶原蛋白还不够纯净。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从鱼鳞中提取胶原蛋白的方法,该方法能够最大限度的保持所提取胶原蛋白的活性,同时能够去除鱼鳞中含有的药物残留,提高胶原蛋白稳定性,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胶原蛋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从鱼鳞中提取胶原蛋白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向鱼鳞中加入鱼鳞质量7-9倍的水,加热至40-50℃,浸泡2-4小时,得复水鱼鳞;
S2向步骤S1所得复水鱼鳞加入质量分数为6%-15%的氢氧化钠水溶液浸泡20-30h,去除氢氧化钠水溶液,得去脂鱼鳞;
S3将步骤S2所得去脂鱼鳞在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水溶液中浸泡2-3h,用蒸馏水洗至中性,得预处理鱼鳞;
S4将步骤S3所得预处理鱼鳞进行辐照处理,然后加入鱼鳞质量4-8倍的水浸泡1-3小时,得辐照鱼鳞;
S5将步骤S4所得辐照鱼鳞粉碎,得鱼鳞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华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华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8738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