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正电极和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89273.0 | 申请日: | 2019-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282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9 |
发明(设计)人: | 喻时顺;唐泽勋;张欣鹏;刘争伟;刘双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桑瑞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505 | 分类号: | H01M4/505;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黄晓庆 |
地址: | 411100 湖南省湘潭市经***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正极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电极 电池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正电极和电池。该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氢氧化锂、掺杂材料、插层剂与碳酸锰混合,得到前驱体,掺杂材料含有Mg、Ti、Al、Ca、Cr、Ru及Nb元素中的至少一种,插层剂选自醇类、呋喃类、酰胺类及吡啶类中的至少一种;及将前驱体于400℃~600℃下进行煅烧,得到正极材料。上述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能够制备较高充电比容量的正极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正电极和电池。
背景技术
由于锂离子二次电池具有很高的工作电压、较大的比能量、长的循环寿命、无记忆效应、对环境友好等非常优异的综合性能,是各类新型化学电源中最具有应用前景的,并迅速成为了世界各国的重点研究对象。目前,锂离子二次电池已普遍应用于手机、摄录像机、无绳电话和笔记本电脑等便携式电子产品中,并且在军事国防、航天航空以及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为促进锂离子电池在电动汽车上的应用,除了满足安全、环保和循环寿命的要求,电池成本和能量密度是关键指标。新一代动力锂电池要求能量密度达到300Wh/kg,这就需要大幅度提高电极材料的比容量和工作电压。其中,Li2MnO3作为高容量的锂电池正极材料有很大的应用前景,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然而这些研究制备的Li2MnO3的充电比容量较低,不能满足实际需求。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能够制备出较高充电比容量的正极材料。
此外,还提供一种正极材料、正电极和电池。
一种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氢氧化锂、掺杂材料、插层剂与碳酸锰混合,得到前驱体,所述掺杂材料含有Mg、Ti、Al、Ca、Cr、Ru及Nb元素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插层剂选自醇类、呋喃类、酰胺类及吡啶类中的至少一种;及
将所述前驱体于400℃~600℃下进行煅烧,得到正极材料。
上述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将氢氧化锂、掺杂材料、插层剂与碳酸锰混合,得到前驱体,掺杂材料含有Mg、Ti、Al、Ca、Cr、Ru及Nb元素中的至少一种,插层剂选自醇类、呋喃类、酰胺类及吡啶类中的至少一种,插层剂的加入使得前驱体的层间距扩大,同时使得Mg、Ti、Al、Ca、Cr、Ru及Nb元素中至少一种掺杂入前驱体中,再将前驱体于400℃~600℃下进行煅烧,使得插层剂经煅烧后被去除,使得材料的层间距得到维持,以使锂离子和电子能够易于脱出和转移,进而得到具有较高充电比容量的正极材料。经试验验证,上述实施方式的正极材料的首次充电比容量为438.5mAh/g~455.1mAh/g。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碳酸锰为球形碳酸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将氢氧化锂、掺杂材料、插层剂与碳酸锰混合的步骤之前,还包括制备所述碳酸锰的步骤:将硫酸锰、碳酸氢钠及无水乙醇混合并反应,得到所述碳酸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醇类选自四甘醇、新戊醇及苯甲醇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呋喃类选自四氢呋喃、二甲基四氢呋喃及甲氧基四氢呋喃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酰胺类选自二甲基甲酰胺、丙烯酰胺及苯基酰胺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吡啶类选自甲基吡啶、苯基吡啶、甲酸吡啶铬及氟铬酸吡啶脂中的至少一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将氢氧化锂、掺杂材料、插层剂与碳酸锰混合,得到前驱体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氢氧化锂、去离子水与所述掺杂材料混合,得到反应液;及
向所述反应液中加入所述插层剂与所述碳酸锰混合并干燥,得到所述前驱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桑瑞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桑瑞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892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