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抗霉素C组分的制备方法及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89645.X | 申请日: | 2019-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653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潘忠成;张楠;田利明;杨宏勃;李蒲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麦可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月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94 | 代理人: | 吴宝泰 |
地址: | 715511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抗霉素 制备 高效检测 检测条件 检测 质量控制 优化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抗霉素C组分的制备方法及检测方法,通过多抗霉素C的组分制备及高效检测,尤其是通过检测条件的优化等手段进一步提高具有特定药效组分的含量,实现多抗霉素的质量控制更具代表性和可操作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抗生素生物农药的检测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多抗霉素C组分的制备方法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多抗霉素又叫多氧霉素,在日本是从可可链霉菌素阿索变种(
多抗霉素属于广谱性生物杀菌剂,具有较好的内吸性传导作用。其作用机理是干扰菌体细胞壁几丁质的生物合成,使菌体细胞壁不能进行生物合成而导致死亡,还能抑制病菌产孢和病斑扩大。该成分主要用于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梨黑星病、葡萄灰霉病、黄瓜霜霉病、番茄晚疫病、人参黑斑病等多种植物病害。
由于金色链霉菌所产的代谢产物是多组分的,从A到N组分共14个组分之多,其中B、C和N为重要的组分,C组分分子式C11H15N3O8,CAS号为21027-33-8,C的分子结构式如下图:
由于金色链霉菌所产的代谢产物是多组分的,现在有关多抗霉素的检测标准大多数企业采用的双碟生测法鉴定多抗霉素对指示致病菌的杀菌效果,而生测效果常因各企业对多抗霉素效价生测的指示菌不同、不同批次多抗霉素各组分含量不同和同批次下生测实验误差不同等诸多因素影响多抗霉素效价的测定效果。
另一方面,在防治病害中,大量化学农药的长期使用会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和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发生,而多抗霉素作为生物杀菌剂,具有高效、安全、低残留、对环境友好等的优良特点,但由于在生产实际中各企业采用生测方法影响多抗霉素在市场上进一步推广及使用。本发明是在“一种高效液相检测多抗霉素B的方法,授权号ZL20041003147.8”基础上的进一步改进,实现对多抗霉素C的高效检测。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多抗霉素C组分的制备方法及检测方法,通过多抗霉素C的组分制备及高效检测,实现多抗霉素的质量控制更具代表性和可操作性。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抗霉素C组分的制备方法,将原药经双蒸水稀释后通过离子交换树脂,然后在切割分离柱获得多抗霉素C组分溶液,所述的溶液经过旋转蒸发仪去除水份,冷冻干燥后,得到多抗霉素C组分。
在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原药是将金色链霉菌经过发酵144h后的,得到发酵液,发酵液经过酸化,再分别经过板框过滤、陶瓷膜过滤和纳滤,最后喷雾干燥所得。
本发明还保护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多抗霉素C组分。
本发明还保护所述的多抗霉素C组分的检测方法,采用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法,具体的色谱条件:
色谱柱:以嵌入极性基团的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固定相 ;
流动相:以体积比计,三氟乙酸∶(水+有机相)= 2~4‰,用磷酸调pH值为2.0~3.0;
流速:0.5-1.5 mL/min;
检测波长:240-290nm;
柱温:20~40℃;
进样量:5-20μL;
检测器:紫外检测器或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在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的色谱柱选自嵌入极性基团的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固定相的色谱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麦可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陕西麦可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8964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密蒙花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从药物中检测右乙拉西坦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