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用动力电池组的健康状态评估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89651.5 | 申请日: | 2019-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565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王克坚;张雅琨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92 | 分类号: | G01R31/39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张驰;宋志强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顺义区仁***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样本数据 车用动力电池组 健康状态 均方差 极差 电池性能参数 健康状态评估 方法和装置 加权计算 运行状态 装车状态 采集 比值确定 不一致性 内部参数 准确度 评估 统计 | ||
本发明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车用动力电池组的健康状态评估方法和装置。方法包括:采集在装车状态时车用动力电池组的预定电池性能参数的第一样本数据,计算第一样本数据的极差和均方差;采集在运行状态时车用动力电池组的预定电池性能参数的第二样本数据,计算第二样本数据的极差和均方差;基于第一样本数据的极差和均方差加权计算第一健康状态因子,基于第二样本数据的极差和均方差加权计算第二健康状态因子;计算第二健康状态因子与第一健康状态因子的比值,并基于该比值确定车用动力电池组的健康状态。本发明实施方式通过统计在装车状态和运行状态时的极差及均方差,基于内部参数的不一致性及其演变,提高评估准确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方式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用动力电池组的健康状态评估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国家最新标准《汽车和挂车类型的术语和定义》(GB/T 3730.1-2001)中对汽车有如下定义:由动力驱动,具有4个或4个以上车轮的非轨道承载的车辆,主要用于:载运人员和(或)货物;牵引载运人员和(或)货物的车辆;特殊用途。能源短缺、石油危机和环境污染愈演愈烈,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影响,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开发新能源技术。
电动汽车作为一种降低石油消耗、低污染、低噪声的新能源汽车,被认为是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恶化的重要途径。在电动车的推广与普及过程中,电动车自燃事件的发生使得电动车动力系统的安全性能备受关注。车用动力电池组的健康状态检测及估算成为重中之重。
当前车用动力电池组(尤其是锂离子电池组)健康状态的估算,集中在对电池组可以放出能量或者使用功率的估算,表现为容量或者内阻的估算。
然而,由于同一类型、规格的电池在电压、内阻、容量等方面的参数值存在差别,车用动力电池组在电动汽车上使用时,性能指标往往达不到单体电池的原有水平,严重影响其在电动汽车上的应用,导致目前车用动力电池组健康状态的评估并不准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用动力电池组的健康状态评估方法和装置。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车用动力电池组的健康状态评估方法,包括:
采集在装车状态时车用动力电池组的预定电池性能参数的第一样本数据,计算第一样本数据的极差和均方差;
采集在运行状态时车用动力电池组的预定电池性能参数的第二样本数据,计算第二样本数据的极差和均方差;
基于第一样本数据的极差和均方差加权计算第一健康状态因子,基于第二样本数据的极差和均方差加权计算第二健康状态因子;
计算第二健康状态因子与第一健康状态因子的比值,并基于该比值确定车用动力电池组的健康状态。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基于第一样本数据的极差和均方差加权计算第一健康状态因子包括:
计算H(s)=aA(s)+bσ(s),其中H(s)为第一健康状态因子,A(s)为第一样本数据的极差,σ(s)为第一样本数据的均方差;a为第一加权系数;b为第二加权系数,a与b的和为1;
所述基于第二样本数据的极差和均方差加权计算第二健康状态因子包括:
计算H(t)=aA(t)+bσ(t),其中H(t)为第二健康状态因子,A(t)为第二样本数据的极差,σ(t)为第二样本数据的均方差。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
预先确定第一加权系数a,其中:
a=(A(t)-A(s))/(A(max)-A(s)),其中A(max)为预先设定的、该预定电池性能参数的最大允许极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8965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