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成本高性能混晶结构WC-Co硬质合金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89985.2 | 申请日: | 2019-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780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郑勇;柯峥;丁青军;周伟;章国涛;张家杰;吴昊;徐翔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29/08 | 分类号: | C22C29/08;C22C1/05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陈国强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成本 性能 结构 wc co 硬质合金 制备 方法 | ||
1.一种低成本高性能混晶结构WC-Co硬质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以偏钨酸铵、WC粉、石墨粉和钴粉为原料配制混合粉料;按照质量份数,所述WC-Co硬质合金由以下元素组成:N为0.58~0.61,H为0.18~0.19,O为4.41~4.68,W为76.01~80.68,C为7.78~8.35,Co为5.49~11.04;其中,N、H和O由偏钨酸铵引入;W一部分由偏钨酸铵引入,一部分由WC引入;C一部分由石墨粉引入,一部分由WC引入;Co由钴粉引入;
步骤2,将去离子水加入步骤1得到的混合粉料中;
步骤3,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料经球磨混料、添加成型剂、压制成型、脱脂并煅烧工序后,进行烧结,得到具有混晶结构的WC-Co硬质合金;
所述烧结工艺是在一个完整的热循环中完成,包括以下四个阶段:
(1)首先将脱脂并煅烧后的压坯继续以0.4~0.8℃/min升温至800℃;
(2)随后以4℃/min的速率升温至1180~1220℃,并在此温度保温90~150min;
(3)然后以3℃/min的速率升温至1380~1420℃,先真空烧结20min,然后再通入CH4和Ar混合气体,压力为500~1000Pa,保温20~60min;
(4)然后再以3℃/min的速率降温至1300℃,并通入CH4和Ar混合气体,压力为500~1000Pa,保温20~60min,然后随炉冷却;
上述烧结工艺中,除通气烧结阶段外,其余升温、烧结阶段均在真空度高于1.0×10-1Pa的条件下进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成本高性能混晶结构WC-Co硬质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WC粉末的粒度为0.5~0.8μm,石墨粉的粒度为3~4μm,钴粉的粒度为1~2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成本高性能混晶结构WC-Co硬质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添加的C在完全脱除体系中的O并通过碳化生成WC后,还应使烧结体中剩余的总C含量介于(6.13%~0.085×Co%)和(6.13%~0.080×Co%)之间,以保证经最终烧结后所得合金的显微组织处于正常两相区,其中Co%为相应成分体系中Co的质量分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成本高性能混晶结构WC-Co硬质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去离子水与混合粉料的重量比为1: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成本高性能混晶结构WC-Co硬质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球磨混料工序在滚筒式球磨机中进行,转速为30~50rpm,球料比为5:1,球磨时间为36~48h。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成本高性能混晶结构WC-Co硬质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成型剂是浓度为7wt.%聚乙烯醇水溶液,加入比例为混合料的4~6wt%。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成本高性能混晶结构WC-Co硬质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压制成型工序中所施加的压力为120~180MPa。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成本高性能混晶结构WC-Co硬质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脱脂并煅烧的工序在真空度高于10Pa的真空/气氛一体炉中进行,从室温升温至600℃,进行脱脂并煅烧,其中在200~600℃之间升温速度为0.2~0.4℃/min。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成本高性能混晶结构WC-Co硬质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烧结工艺的第(3)阶段充入的CH4和Ar混合气体中CH4与Ar的体积比为1:1~2,并且采用摆式充气法,摆式周期为20min。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成本高性能混晶结构WC-Co硬质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烧结工艺的第(4)阶段充入的CH4和Ar混合气体中CH4与Ar的体积比为1:1~2,并且采用摆式充气法,摆式周期为2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8998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细硬质合金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耐化学腐蚀的合金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