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链路切换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90755.8 | 申请日: | 2019-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289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发明(设计)人: | 王铁志;李仲夷;张驰;黄梦岚;刘佩增 | 申请(专利权)人: | 网联清算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H04L12/26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张润 |
地址: | 100032 北京市西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专线链路 终端 专线 可用性检测 发生故障 链路切换 方法和装置 计算机设备 存储介质 配置信息 人工参与 人工成本 剩余链路 业务流量 主动发现 权重 分发 运营 交易 发现 | ||
1.一种链路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确定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多个专线链路;
根据所述多个专线链路的专线配置信息,对对应的专线链路进行专线可用性检测;
根据所述多个专线链路的专线可用性检测结果,判断所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正在使用的专线链路是否发生故障;
在判断所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正在使用的专线链路发生故障时,根据所述多个专线链路中剩余链路的权重,将所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业务流量分发至所述剩余链路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多个专线链路的专线配置信息,对对应的专线链路进行专线可用性探测,包括:
确定所述多个专线链路的专线配置信息,其中,所述专线配置信息包括链路协议类型、检测周期和连接请求方式;
根据各个专线链路的链路协议类型、检测周期和连接请求方式,生成针对所述各个专线链路的专线探测任务;
根据所述各个专线链路的专线探测任务,对对应的专线链路进行专线可用性探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多个专线链路的专线配置信息,对对应的专线链路进行专线可用性检测,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多个专线链路的专线可用性检测结果,对所述多个专线链路的权重进行调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多个专线链路的专线可用性检测结果,对所述多个专线链路的权重进行调整,包括:
根据所述多个专线链路的专线可用性检测结果,将检测结果为不可用的专线链路的权重降低至第一阈值,并按照梯度递增方式对检测结果为可用的专线链路的权重进行数值增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判断所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正在使用的专线链路发生故障,之前还包括:
基于所述多个专线链路的业务成功率,对所述多个专线链路的权重进行调整。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多个专线链路中剩余链路的权重,将所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业务流量分发至所述剩余链路上,包括:
从所述剩余链路中,确定出权重值恢复至对应目标值的目标链路;
将所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业务流量分成N等份,其中,N为正整数;
根据所述目标链路的权重,从N等份的业务流量中确定所述目标链路的待分发的业务流量;
将待分发的业务流量分发至对应的目标链路上。
7.一种链路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多个专线链路;
检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多个专线链路的专线配置信息,对对应的专线链路进行专线可用性检测;
故障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多个专线链路的专线可用性检测结果,判断所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正在使用的专线链路是否发生故障;
链路切换模块,用于在判断所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正在使用的专线链路发生故障时,根据所述多个专线链路中剩余链路的权重,将所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业务流量分发至所述剩余链路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块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多个专线链路的专线配置信息,其中,所述专线配置信息包括链路协议类型、检测周期和连接请求方式;
根据各个专线链路的链路协议类型、检测周期和连接请求方式,生成针对所述各个专线链路的专线探测任务;
根据所述各个专线链路的专线探测任务,对对应的专线链路进行专线可用性探测。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权重调整模块,用于在根据所述多个专线链路的专线配置信息,对对应的专线链路进行专线可用性检测之后,根据所述多个专线链路的专线可用性检测结果,对所述多个专线链路的权重进行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网联清算有限公司,未经网联清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9075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