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箱梁悬臂拼装横向线形匹配调整装置、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90763.2 | 申请日: | 2019-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294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赵全成;胡军;王寅峰;张旭;李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E01D21/10;E01D2/04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王维 |
地址: | 43005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架体 下弦杆 匹配调整 悬臂拼装 钢箱梁 上弦杆 垫座 滚轮 桥梁工程 竖向千斤顶 双向千斤顶 钢箱梁段 架梁吊机 施工步骤 施工领域 线形调整 相对设置 吊耳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箱梁悬臂拼装横向线形匹配调整装置、系统及方法,涉及桥梁工程施工领域,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架体,两个架体均包括上弦杆和下弦杆,两个架体的上弦杆通过双向千斤顶连接,两个架体的下弦杆相互连接;垫座,其设置在每个架体的下弦杆上;吊耳,其设置在每个架体的下弦杆上;竖向千斤顶,其设置在每个架体上;以及滚轮,其设置在每个架体上,且滚轮的高度高于垫座的高度。本发明能减少施工步骤、避免在待架钢箱梁段上进行线形调整,且能减少架梁吊机使用过程中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工程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箱梁悬臂拼装横向线形匹配调整装置、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钢箱梁具有自重轻、抗弯、抗扭刚度大等特点,是现代斜拉桥中经常采用的截面形式,尤其适用于大跨度斜拉桥主梁。悬臂拼装法是斜拉桥钢梁架设常用的施工方法,悬臂拼装法采用架梁吊机站位于已架设钢梁节段顶面,起吊待架节段钢梁至桥面高度,精确调整对位后临时连接,最后进行全断面连接并挂设张拉斜拉索。
钢箱梁的悬臂拼装架设施工中,由于架梁吊机站位梁段受到两侧斜拉索拉力、架梁吊机支点荷载及自重作用,梁段横桥向截面呈现出中间下挠,两边上翘的线形态势;而待架节段钢梁在自重作用下除吊耳处外,其余位置均出现下挠;该现象对于宽、大截面钢箱梁更明显,已架设钢梁与待架设钢梁横向线形误差可达几公分。
针对钢箱梁悬臂拼装吊装时的横桥向变形问题通常采取如下办法:钢箱梁起吊到位后,先将腹板对齐,再安装临时连接件,然后从腹板向两侧开始,利用冲钉、嵌补件和螺栓之间的2mm间隙及顶上打码板先连接一部分;再将架梁吊机部分卸载,使得待架节段钢梁部分重量转移至架梁吊机站位节段钢梁,架梁吊机站位节段与待架节段钢梁的高差随之减小,再打码板、焊接嵌补件、架梁吊机再次部分卸载。如此反复直至架梁吊机站位节段与待架节段钢梁临时连接完成,最后进行全断面钢梁焊接或栓接。
从上述钢箱梁悬臂拼装时横桥向变形匹配调整方法可以看出,该调整方法施工过程极为繁琐;架梁吊机反复卸载,卸载量无法定量,不易控制;钢梁上反复打码板、焊接嵌补件等,钢梁上临时焊接工程量较大,且对钢梁顶板伤害较大,容易造成质量缺陷;待架梁段上施加荷载难以保证架梁吊机承受总荷载保持不变,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已架节段与待架节段钢梁横桥向线形匹配过程中钢梁线形、斜拉索索力、钢梁应力不断变化,施工监控实施困难,常规的调整方法表现出极大的不适用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箱梁悬臂拼装横向线形匹配调整装置,其可以减少施工步骤、避免在待架钢箱梁段上进行线形调整,且能减少架梁吊机使用过程中的风险。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钢箱梁悬臂拼装横向线形匹配调整装置,包括:
两个相对设置的架体,两个所述架体均包括上弦杆和下弦杆,两个所述架体的上弦杆通过双向千斤顶连接,两个所述架体的下弦杆相互连接;
垫座,其设置在每个所述架体的下弦杆上;
吊耳,其设置在每个所述架体的下弦杆上;
竖向千斤顶,其设置在每个所述架体上;以及
滚轮,其设置在每个所述架体上,且所述滚轮的高度高于所述垫座的高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架体还包括底纵杆和后斜杆,且所述底纵杆和后斜杆被设置成:使所述架体沿钢箱梁的纵向的截面呈三角形。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设置在每个所述架体的下弦杆和底纵杆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架体的上弦杆和下弦杆之间均设有多个交错设置的竖杆和斜杆。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架体的下弦杆铰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907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