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针对溶剂法纤维素短纤维综合污水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91126.7 | 申请日: | 2019-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795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甄梅娈;张乾坤;晏根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慧翔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3/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206 北京市昌***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树脂再生 污水 中和反应池 综合调节池 综合污水 溶剂法纤维素 综合污水处理 水解酸化池 污水调节池 生活污水 短纤维 放入 格栅 絮凝反应沉淀池 初沉池出水 泥水分离 中和反应 沉降 泵输送 沉淀池 初沉池 生化池 絮凝剂 悬浮物 助凝剂 出水 去除 沉淀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溶剂法纤维素短纤维综合污水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污水分为树脂再生污水、综合污水和生活污水三部分;步骤二、将树脂再生污水经格栅后进入树脂再生污水调节池,然后用泵将树脂再生污水调节池内的污水打入絮凝反应沉淀池,然后进入水解酸化池,水解酸化池出水进入综合调节池;步骤三、将综合污水经格栅后放入综合调节池,综合调节池中的污水用泵输送至中和反应池,在中和反应池中加入絮凝剂和助凝剂,使污水中的悬浮物经初沉池沉淀下来,去除部分COD、BOD;步骤四、将生活污水放入中和反应池后端,经中和反应后与沉降后的综合污水一起进入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初沉池出水进入生化池。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适于推广,投入成本少,处理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领域,特别是一种针对溶剂法纤维素短纤维综合污水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按污水处理的水质净化对象的演变,污水(生物)处理技术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在污水处理技术发展的初期,人们认识到有机污染物对环境生态的危害,从而把有机污染物即碳源生化需氧量(BOD5)和悬浮固体(SS)的去除作为污水处理的主要水质目标。到60年代和70年代,随着常规二级生物处理技术在工业化国家的普及,人们发现仅仅去除BOD5和SS还是不够的。氨氮(NH+4-N和NH3-N)的存在依然导致水体的黑臭或溶解氧浓度过低,这一问题的出现使常规二级生物处理技术从单纯的有机物去除发展到有机物和氨氮的联合去除,即污水的硝化处理。到70年代和80年代,由于水质富营养化问题的日益严重,污水氮磷去除的实际需要使二级(生物)处理技术进入了具有除磷脱氮功能的深度二级(生物)处理阶段。而采用物理、化学方法再对二级生物处理出水再进行除磷除氮处理,去除有毒有害有机化合物及某些无机物质的处理过程通常被称做三级处理或深度处理。
总的来说,污水处理厂的主要处理对象包括CODcr、BOD5、SS和氮、磷营养物质。根据这些污染物的无机或有机属性,溶解态和非溶解态,按去除对象和设备归类,污水处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类别:
去除粗大颗粒悬浮物与漂浮物:格栅和筛网;
去除大颗粒沉淀物:沉砂池;
脱除油脂和类似的漂浮物:除油池,浮选池,带隔油设备的沉淀池或沉砂池;
去除细微悬浮物:沉淀池、浮选池、化学絮凝沉淀池、砂滤池;
去除溶解、半溶解和极细微的有机物以及特殊的无机物:各种生物处理设施、物理(机械)处理设施或化学处理设施。
上述处理类别,可概括为一级处理(或预处理)和二级生化处理两大部分。针对本类污水水质,一级处理主要采用化学絮凝沉淀池和化学絮凝气浮池两大类。一般情况下,生化处理部分是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的核心部分,也是工艺方案选择的重点。
近年来污水处理技术发展很快,类别也很多,为了更好的利用资源,降低处理成本,解决多类别污水的综合处理问题就显得十分重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针对溶剂法纤维素短纤维综合污水处理方法。
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针对溶剂法纤维素短纤维综合污水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污水分为树脂再生污水、综合污水和生活污水三部分;
步骤二、将树脂再生污水经格栅后进入树脂再生污水调节池,然后用泵将树脂再生污水调节池内的污水打入絮凝反应沉淀池,然后进入水解酸化池,水解酸化池出水进入综合调节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慧翔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慧翔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911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