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网关配置与网关系统相分离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91481.4 | 申请日: | 2019-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313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李远;刘继明;刘松;金宁;陈浮 | 申请(专利权)人: | 网经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王玉国 |
地址: | 215021 江苏省苏州市工***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户配置 网关系统 相分离 分区 配置 读取 调用接口 网关配置 默认配置区 查询 读取系统 默认配置 配置数据 设备启动 设置配置 网关开发 系统默认 只读分区 可读写 配置区 返回 加载 内存 维护 | ||
1.一种网关配置与网关系统相分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网关配置和网关系统相分离:
S11:网关系统中划分一个只读分区/etc/config,作为默认配置分区,用于存储网关系统中所有功能使用的默认配置,不同的网关功能模块配置使用不同文件存储;
S12:网关系统中划分一个可读写分区/usr/config,作为用户配置分区,用于存储用户需求的配置参数,配置文件名和文件结构与步骤S11中的默认配置文件一致;
2)分离后系统读取配置流程:
S21:原读取网关配置CONFIG的接口和读取方式不变,读取配置;
S22:先查询步骤S12中的用户配置区/usr/config中,S21查询的配置CONFIG是否存在;
在系统启动时,分别将用户配置区/usr/config数据和系统默认配置区/etc/config数据,加载到内存中;
S23:当步骤S22在用户配置区找到对应的配置CONFIG的数据时,则将读到的配置数据直接返回给调用接口;
S24:当步骤S22在用户配置区没有读到对应的配置CONFIG的数据时,则读取系统默认配置区的数据,返回给调用接口;
3)分离后系统设置配置流程:
S31:原设置网关配置CONFIG的接口和设置方式不变,设置配置;
S32:写入S12中的用户配置分区/usr/config,用户配置的修改删除,不影响S11中默认配置分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网关配置与网关系统相分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1,不同的网关功能模块配置使用/etc/config/moduleconfig1、/etc/config/module1config2、/etc/config/module1config3文件存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网关配置与网关系统相分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2,只存储与默认配置有差异的内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网关配置与网关系统相分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2,用户配置分区/usr/config作为可读写分区,可正常导入导出,用于设备出厂导入、设备管理系统远程导入、用户现场配置导出的操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网关配置与网关系统相分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1,读取moduleconfig1、moduleconfig2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网关配置与网关系统相分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3,moduleconfig1在/usr/config下存在,直接返回/usr/config/moduleconfig1中的配置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网关配置与网关系统相分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4,moduleconfig2在/usr/config下不存在,直接返回/etc/config/moduleconfig2中的配置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网关配置与网关系统相分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1,设置moduleconfig1、moduleconfig2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网关配置与网关系统相分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2,moduleconfig1设置后,会修改原有/usr/config/moduleconfig1下文件,moduleconfig2设置后,会创建并写入文件/usr/config/moduleconfig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网经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网经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9148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选路的切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堆叠配置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