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神经网络的双超卫星载荷舱干扰补偿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91522.X | 申请日: | 2019-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089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许域菲;朱敏;廖鹤;唐忠兴;赵艳彬;张伟;赵强;倪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4G1/24 | 分类号: | B64G1/24;G05B13/04 |
代理公司: | 上海段和段律师事务所 31334 | 代理人: | 李佳俊;郭国中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神经网络 卫星 载荷 干扰 补偿 方法 | ||
1.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双超卫星载荷舱干扰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分析双超卫星载荷舱的干扰,建立带干扰的载荷舱数学模型;
步骤2:基于神经网络设计干扰的数学模型,进行神经网络参数训练,获得干扰的估计值;
步骤3:根据干扰的估计值,设计姿态补偿控制律,补偿干扰,获得载荷舱的高精度控制性能;
所述步骤1包括:
步骤1.1:双超卫星载荷舱在轨期间受到外部空间不确定干扰的作用,建立其姿态动力学干扰模型如下:
式中:I是载荷舱转动惯量矩阵;ω=[ω1 ω2 ω3]T是载荷舱本体坐标系相对于参考坐标系的角速度在本体系中的投影,也简称为姿态角速度;表示ω的导数,Hw是执行机构相对载荷舱本体的角动量;u是控制输入量,TN表示载荷舱的模型不确定性、未建模动态、挠性因素,是未知的且不确定的干扰项,需要加以估计和补偿;
步骤1.2:不确定干扰TN对载荷舱姿态的影响,可以归结为对姿态角速度ω的影响,表示为ω的函数,记为TN=TN(ω);
所述步骤2包括:
步骤2.1:设计干扰项TN(ω)的理想的神经网络模型,有
TN(ω)=WTσ(ω)+ε (2)
其中,W∈Rm×n是理想的网络权值矩阵,m表示网络隐层的个数、也为矩阵W的行数,n表示矩阵W的列数,WT表示矩阵W的转置,σ(ω)表示变量为ω的高斯函数,ε是网络的逼近误差,是有界的;
步骤2.2:神经网络的输出可以表示为;
其中,是神经网络的输出,是矩阵理想的权值矩阵W的估计值,也是m行,n列,表示σ(ω)的估计值
步骤2.3:神经网络理想值与估计值的误差,记为e,表示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神经网络的双超卫星载荷舱干扰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荷舱的干扰是有界不确定的,针对多种未知的不确定干扰进行补偿,可以使载荷舱具有超精超稳控制性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神经网络的双超卫星载荷舱干扰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
权值矩阵W∈Rm×n是理想值,不能直接计算求得,而是采用神经网络估计的方法,求得W*∈Rm×n的近似值来代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神经网络的双超卫星载荷舱干扰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
σ(ω)∈Rm是传递函数向量,表示成如下高斯函数的形式
其中,σ(ω)=[σ1(ω)......σi(ω)......σm(ω)]T,i=1,2......m,m是向量的维数,也是神经网络隐层的数量,ω是神经网络的输入,νi和δi(i=1,2......m)分别是高斯函数的中心向量和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神经网络的双超卫星载荷舱干扰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参数在线自适应更新律训练神经网络的参数:
其中,分别是的导数,θw,θv和θδ是待设计的参数,Γw,Γν,Γδ分别是W,ν,δ的调节矩阵,分别是高斯函数对和的偏导数,e是如式(4)所示的网络误差;
以神经网络与目标值的误差的均方差最小为训练目标,求得神经网络的参数,进而获得不确定干扰的估计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未经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9152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