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池片状CuO薄膜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91561.X | 申请日: | 2019-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044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汪辉;郭鑫;吴得成;周佳敏;周翠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天能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48 | 分类号: | H01M4/48;H01M4/1391;H01M4/04;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胡红娟 |
地址: | 3131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膜负极材料 铜箔表面 草酸根离子 混合水溶液 锂离子电池 强氧化剂 改性 铜箔 煅烧 制备 氮气 充放电过程 倍率性能 氮气氛围 缓冲材料 接触内阻 片状结构 循环性能 难溶性 烘干 放入 沉淀 配制 电池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片状CuO薄膜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配制含0.01~2.0mol/L可溶性强氧化剂和0.01~1.0mol/L草酸根离子的混合水溶液;将混合水溶液与铜箔表面进行反应,得到改性铜箔;将改性铜箔烘干后,置于氮气氛围下进行煅烧,得到片状CuO薄膜负极材料。本发明通过强氧化剂将铜箔表面的Cu氧化为Cu2+,使Cu2+与草酸根离子在铜箔表面形成难溶性的CuC2O4沉淀;然后,放入氮气的氛围下煅烧,得到的材料可以降低充放过程中的接触内阻,提高电池的倍率性能;同时其片状结构在充放电过程中可以保持一定的稳定性,缓冲材料在结构上的应变,提高材料的循环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片状CuO薄膜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当今世界汽油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加,对环境的污染也在逐渐加剧,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同时考虑到汽油、煤等燃料具有不可再生的性质,各国都在大力倡导新能源汽车,最核心关键的技术就是新能源汽车的“心脏”——锂离子电池。这也就成就了锂离子电池的飞速发展。
然而,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逐步推广和普及,消费者对于它的一些要求也越来越高,比如续航里程和快速充电等性能,然而人们最关心的还是它的续航里程问题。这就对锂离子电池的比容量提出了要求,需要更高比容量的电池应用到新能源汽车上。
目前,商业化的负极材料—石墨由于比容量低,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锂离子电池比容量的提升。所以,提高负极材料的比容量和寻找石墨的替代材料显得尤为重要。
CuO作为负极材料具有高的比容量(670mAh·g-1)、易制备、易储存、自然资源丰富和环境友好的特点,它作为石墨的替代材料被寄予厚望。
然而,CuO作为锂离子负极材料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首次的不可逆容量高;(2)在充放电过程中产生较大的体积变化(174%),导致CuO的粉化,使得CuO活性材料在集流体上脱落,最终导致电池的循环性能差;(3)由于CuO是P型半导体,电子电导率较低,因而其动力学性能不够好,直接影响锂离子电池的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
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将CuO材料直接生长在导电基底上,利用活性材料与基底自然形成的一体,确保活性材料和基底之间有着充分的接触面积,大大减小了接界电阻;直接生长在基底上的活性材料的形貌均匀,结构稳定,可以有较好的循环稳定性;同时可以省去配料、涂布和辊压等前工序,提高了制造效率,致使CuO薄膜负极材料呈现出优越的电化学性能并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片状CuO薄膜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不仅制备工艺简单、易于操作,有利于推广使用,而且获得的片状CuO薄膜负极材料能够提高负极材料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锂离子电池片状CuO薄膜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
(1)配制含0.01~2.0mol/L可溶性强氧化剂和0.01~1.0mol/L草酸根离子的混合水溶液;
(2)将所述混合水溶液与铜箔表面进行反应,得到表面沉淀草酸铜的改性铜箔;
(3)将所述改性铜箔烘干后,置于氮气氛围下进行煅烧,得到片状CuO薄膜负极材料。
本发明采用的原理在于:可溶性强氧化剂将铜箔表面的Cu氧化为Cu2+,Cu2+可以与草酸根离子在铜箔的一面形成难溶性的CuC2O4沉淀;然后,将表面生成CuC2O4的铜箔放入氮气的氛围下煅烧,可以得到片状CuO薄膜负极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天能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天能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9156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