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磺胺双苯并咪唑类化合物及其可药用盐在制备抗微生物药物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91901.9 | 申请日: | 2019-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584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张慧珍;李振;房鹏金;孟晨;崔丽华;刘芸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临沂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1/4184 | 分类号: | A61K31/4184;A61P31/04;A61P31/10;C07D23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276006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苯并咪唑类化合物 磺胺 可药用盐 制备抗微生物 枯草杆菌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产朊假丝酵母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抗微生物活性 铜绿假单胞菌 致病性微生物 大肠杆菌 白色念珠菌 革兰阳性菌 革兰阴性菌 假丝酵母菌 抗真菌药物 啤酒酵母菌 伤寒沙门菌 藤黄微球菌 耐药性 变形杆菌 临床治疗 抗细菌 通式I 真菌 体外 制备 微生物 应用 表现 | ||
本发明涉及磺胺双苯并咪唑类化合物及其可药用盐在制备抗微生物药物中的应用。如通式I或通式II所示的磺胺双苯并咪唑类化合物及其可药用盐具有较强的体外抗微生物活性,尤其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藤黄微球菌等革兰阳性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伤寒沙门菌等革兰阴性菌、以及产朊假丝酵母菌、黄曲霉菌、啤酒酵母菌、白色念珠菌、假丝酵母菌等真菌都表现出很高的抑制活性,能够用于制备抗细菌和/或抗真菌药物,有助于解决日趋严重的耐药性、顽固的致病性微生物以及新出现的有害微生物等临床治疗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化学领域,具体涉及磺胺双苯并咪唑类化合物及其可药用盐在制备抗微生物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磺胺类药物作为一类开发较早的人工合成抗菌药,其化学结构与对氨苯甲酸(PABA)类似,能与PABA竞争二氢叶酸合成酶,影响二氢叶酸的合成,从而影响核酸前体物(嘌呤、嘧啶)的合成,进而抑制细菌生长和繁殖。因此,磺胺广泛用于预防和治疗人类和其他动物的细菌感染,具有抗菌谱广、疗效确切、性质稳定、使用简便、价格便宜、便于长期保存等优点,其研究备受关注,发展迅速。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磺胺类化合物作为药物除了具有显著的抗菌活性外,还表现出了其他广泛的生物活性,如抗真菌、碳酸酐酶抑制剂、抗病毒、抗肿瘤等。目前,对磺胺化合物的研究主要是对其母体结构(对氨基苯磺酰胺)中的苯胺基或者磺酰胺基进行结构修饰和改造,以期望改善磺胺化合物的理化性质从而提高它的生物活性,拓宽抗微生物谱。迄今已有大量的工作是在–SO2NH–基团上引入含氮杂环如嘧啶、哒嗪、噻唑、异噁唑等,可有效增强其抗微生物活性。此领域已取得了众多杰出成果,如已应用于临床的抗菌药物磺胺嘧啶、磺胺氯哒嗪、磺胺噻唑、磺胺异噁唑等。
苯并咪唑环具有与嘌呤类似的结构,能够有效抑制细菌内核酸或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杀死或抑制细菌生长。因此,众多的研究致力于苯并咪唑类化合物,期望获得具有不同于传统药物作用机理的新型苯并咪唑类衍生物,为解决日益严重的耐药性问题带来希望。目前,含有苯并咪唑结构片段药物的研究已成为医药研发十分活跃的领域之一。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磺胺双苯并咪唑类化合物及其可药用盐在制备抗微生物药物中的应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1、磺胺双苯并咪唑类化合物及其可药用盐在制备抗微生物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磺胺双苯并咪唑类化合物及其可药用盐的结构如通式I或通式II所示:
,其中n=3、4、5或6,R为氟、氯或碘。
优选的,n=3、4、5或6,R为2-氟、3-氟或4-氟。
优选的,n=3,R为2-氟、3-氟或4-氟。
优选的,所述为微生物为细菌或真菌。
优选的,所述细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藤黄微球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或变形杆菌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所述真菌为产朊假丝酵母菌、黄曲霉菌、啤酒酵母菌、白色念珠菌或假丝酵母菌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所述药物为片剂、胶囊剂、气雾剂、软膏剂中的任意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临沂大学,未经临沂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919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