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污油泥处理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91988.X | 申请日: | 2019-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212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发明(设计)人: | 李继凤;路学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庆百世环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18 | 分类号: | C02F11/18;C02F11/10;C10G1/02;C10G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段月欣 |
地址: | 163000 黑龙江省大庆市林甸***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压 热解装置 污油泥 减压蒸馏装置 处理系统 抽气装置连接 抽气装置 间歇式 工艺稳定性 热分解处理 热解气出口 减压蒸馏 气相出口 重相出口 进料口 轻质油 热解油 回收率 节约 能源 | ||
1.一种污油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减压蒸馏装置、第一抽气装置、减压热解装置及第二抽气装置;
所述减压蒸馏装置包括污油泥进口、气相出口和重相出口,在所述污油泥进口和重相出口分别设置有阀门,所述气相出口与所述第一抽气装置连接,所述减压蒸馏装置内设有第一搅拌组件;
所述减压热解装置包括进料口、热解气出口和残渣出口,在所述进料口和残渣出口分别设置有阀门,所述热解气出口与所述第二抽气装置连接,所述进料口与所述重相出口连接,所述减压热解装置内设有第二搅拌组件;
其中,通过所述减压蒸馏装置对污油泥进行间歇式减压蒸馏处理得到轻质油分和重相组分,再通过所述减压热解装置对所述重相组分进行间歇式减压热分解处理,得到热解油分和残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预处理装置,所述预处理装置与所述污油泥进口连接,用于对污油泥预处理除去浮油和/或粒径大于30mm的机械杂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储料装置,所述储料装置连接于所述预处理装置与所述减压蒸馏装置之间,用于缓存经所述预处理装置预处理后的污油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萃取剂投加装置,连接于所述减压蒸馏装置之前的通路上,用于向污油泥中投加萃取剂;
优选地,所述萃取剂投加装置连接于所述预处理装置与所述减压蒸馏装置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萃取剂回收罐,所述萃取剂回收罐的进口与所述第一抽气装置的萃取剂出口连接、出口与所述萃取剂投加装置的进口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催化剂投加装置,连接于所述减压热解装置之前的通路上,用于向污油泥中投加催化剂;
优选地,所述催化剂投加装置连接于所述预处理装置与所述减压蒸馏装置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压蒸馏装置和所述减压热解装置均为搅拌反应釜,所述搅拌反应釜包括内壳体及套设于所述内壳体外侧的外壳体,所述内壳体与所述外壳体之间形成加热介质流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热炉,所述加热炉的热风出口与所述减压热解装置的加热介质流道的进口连接,所述减压热解装置的加热介质流道的出口与所述减压蒸馏装置的加热介质流道的进口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余热回收换热器,所述余热回收换热器的热源侧进口与所述减压蒸馏装置的加热介质流道的出口连接、热源侧出口与烟囱连接,所述余热回收换热器的冷源侧进口与大气连通、冷源侧出口与所述加热炉的助燃气进口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介质流道内间隔设置有多个隔环,以将所述加热介质流道分隔为彼此独立的多个环形腔室,每个所述环形腔室包括加热介质的进口和出口;
优选地,所述环形腔室内设置有吸热片。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反应釜内沿水平方向设置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连接有搅拌叶片,所述搅拌叶片被配置为对污油泥进行对流搅拌。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反应釜的重组分出口位于所述搅拌反应釜的底部,所述搅拌轴上沿所述水平方向间隔设置有两个搅拌叶片组,且两个所述搅拌叶片组分设于所述重组分出口的两侧;
每个所述搅拌叶片组包括呈螺旋状排列的多个所述搅拌叶片,所述搅拌叶片通过连接件连接于所述搅拌轴并相对于所述搅拌轴倾斜设置,每个所述搅拌叶片组中的所述搅拌叶片的搅拌面朝向另一个所述搅拌叶片组设置;
优选地,所述重组分出口位于所述搅拌反应釜的底部中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庆百世环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大庆百世环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9198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