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纳米材料转移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92977.3 | 申请日: | 2019-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829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蒋尚池;雎长城;张腾;陈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迈塔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5/10 | 分类号: | G01N35/10;G01N21/01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唐绍焜 |
地址: | 210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纳米材料 光纤固定装置 光纤固定 支架 光纤固定板 支撑柱 转移装置 凸台 底座 光纤 光纤接口 光学表征 移动凹槽 准确度 聚合物 通孔 光源 成功率 测试 震动 | ||
1.一种微纳米材料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光纤固定装置(10)和凹槽转移支架(20);
所述光纤固定装置(10)包括光纤固定底座(4)、通过支撑柱(3)固定在所述光纤固定底座(4)上的光纤固定板(2)以及在所述光纤固定板(2)中间位置安装的凸台(5);在所述凸台(5)中部开设有用于固定放置光纤的光纤固定接口(1),接口下方安置光纤固定装置(10);
在所述凹槽转移支架(20)前方中心位置开设有凹槽,在所述凹槽内可拆卸地安装有缺口转移支架(30),在所述缺口转移支架(30)前方中心位置开设有缺口;在所述凹槽转移支架(20)两端下方设有弯折部(201),所述弯折部(201)与所述凹槽转移支架(20)之间形成“T”字形容纳槽,所述“T”字形容纳槽的大小大于所述光纤固定装置(10)顶部凸台(5)的大小;在所述凹槽转移支架(20)上还设有两个与所述弯折部(201)位置对应的螺纹通孔(202),在所述螺纹通孔(202)内设有与所述螺纹通孔(202)相配合的固定螺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纳米材料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固定底座(4)与所述光纤固定板(2)均为矩形,所述支撑柱(3)为四个;四个所述支撑柱(3)等长,并分别位于所述光纤固定板(2)的四个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纳米材料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部(201)与所述凹槽转移支架(20)下表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微纳米材料的厚度。
4.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3任一权利要求的微纳米材料转移装置的微纳米材料转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1)在待转移的微纳米材料上旋涂一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使得待转移的微纳米材料被PMMA完全覆盖;
(2)准备一PVC膜,所述PVC膜的大小大于所述缺口转移支架上的缺口大小,将所述PVC膜一侧边缘剪开一个缺口,剪开的缺口大小小于所述覆盖PMMA的待转移微纳米材料的大小;
(3)将所述覆盖PMMA的待转移的微纳米材料放置在所述PVC膜的缺口处;再将所述PVC膜粘贴在所述缺口转移支架的缺口处,使所述待转移的微纳米材料处于缺口处且朝下,再将所述缺口转移支架安装在所述凹槽转移支架的凹槽中;
(4)将所述光纤接口从所述光纤固定板下方插入所述光纤固定接口,并固定于所述凸台上方;
(5)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所述光纤接口及所述待转移的微纳米材料,调整所述凹槽转移支架的位置和角度,将所述待转移的微纳米材料移动到所述光纤接口的正上方,使所述待转移的微纳米材料与所述光纤接口对齐;
(6)下降所述凹槽转移支架,使得所述待转移的微纳米材料与所述光纤接口接触;
(7)拧紧所述凹槽转移支架上的固定螺丝,向所述待转移的微纳米材料与所述光纤接口施加压力,或者在拧紧固定螺丝的同时,左右移动所述凹槽转移支架,向所述待转移的微纳米材料与所述光纤接口间施加摩擦力,辅助所述待转移的微纳米材料转移至所述光纤接口上;
(8)观察所述光纤接口,确认是否转移成功;否则重复步骤(5)至(7),继续转移;转移成功后移开所述凹槽转移支架,从所述光纤固定接口上取下光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迈塔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迈塔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9297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流水线扫描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清洗的气体定量进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