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长可变式避震器车高调整机构及避震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94425.6 | 申请日: | 2019-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541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尤崇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极亨精密机械嘉兴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9/56 | 分类号: | F16F9/56;B60G17/00 |
代理公司: |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3 | 代理人: | 王大国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嘉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避震器 驱动齿圈 容纳筒 法兰盘 机械调节机构 调整机构 驱动电机 可变式 车身 升降 圆周方向转动 螺纹连接 行程结构 轴线方向 最佳参数 外侧齿 原有的 弹簧 气囊 油缸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长可变式避震器车高调整机构,包括设置于避震器端部的气囊或油缸或机械调节机构,机械调节机构包括法兰盘,所述法兰盘上设置有容纳筒,所述容纳筒内设置有驱动齿圈,驱动齿圈与容纳筒圆周方向转动连接且轴线方向相对固定,所述驱动齿圈内设置有升降碗,所述升降碗与驱动齿圈螺纹连接,所述法兰盘或容纳筒上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驱动齿圈外侧齿连接,本发明能够调节车身整体高低,但未改变原有避震器的弹簧和避震器的行程结构和性能,保证调整车身高低后,整个避震器依然能够保持原有的最佳参数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全长可变式避震器车高调整机构。
背景技术
悬架是汽车的车架(或承载式车身)与车桥(或车轮)之间的一切传力连接装置的总称,其作用是传递作用在车轮和车架之间的力和力扭,并且缓冲由不平路面传给车架或车身的冲击力,并减少由此引起的震动,以保证汽车能平顺地行驶。
悬架包括避震器,避震器包括了弹簧和阻尼器,其首先能够将车辆支撑起来,使车身距离地面一定距离,其次其能够抵消汽车运动过程中带来的振动,改善汽车形式平顺性;目前大部分避震器为固定式,无法调节长度,即汽车自出厂时车身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即为设定好的,此时避震器的弹簧长度、弹性系数、阻尼器的阻尼等参数均是达到最佳效果。
还有类似于气压或液压能够调节长度,改变车身至地面的距离,其是通过改变弹簧座的位置,进而能够改变活塞杆伸入活塞筒的距离,来调整整体的长度,如图1所示,其是利用气囊104的充气放气来调整车身高度的,其中左侧的避震器为出厂设置标准值,右侧为在气囊内充气后避震器的状态,此时避震器的活塞杆102顶端向上移动距离为40mm,同步的其活塞杆102的轴心也向上移动距离40mm,车身至地面的距离增加40mm,此时避震器的总长(活塞杆完全伸出时整个避震器的长度)未发生改变,在改变后阻尼和弹簧(气囊)的参数均有所改变,特别是行程,其活塞杆102在活塞筒101内初始位置是经过大量实验和计算获得的最佳位置,若后续自行调整,参数改变后整体的性能均有所改变,通常是向较差的方向改变,虽然获得了车身高度的改变,但参数和性能均有所下降,甚至在活塞杆伸出活塞筒过长导致活塞杆弯曲,如图1所示,原本出厂时减震胶块距离活塞筒的距离为40mm,在调整后减震胶块距离活塞筒的距离为80mm,避震器可伸长的距离也少40mm,活塞杆伸出活塞筒的长度有所变化,在工作过程中,本活塞杆本应活动40mm距离即撞击到活塞筒上,但在调整后活塞杆活动40mm距离却无法撞击活塞筒上,减震性能有所影响;且在过坑洞时,车轮正常应随着坑洞下降,但目前活塞杆已升高,其可伸出范围减小,导致车轮未接触坑洞底部时,避震器就会拉扯整个车身下降,影响避震性能;若活塞杆伸出活塞筒过短,活塞杆端部的减震胶块103提前撞击活塞筒表面,导致整个避震器寿命大大降低,同时在原有避震器侧面利用气囊或液压缸来调整避震器时,需要将部件设置在原有避震器的侧面,占用原有避震器的悬吊空间较大,在气囊或液压缸发生故障时,使车轮会缩到叶子板以内,整个避震功能消失,无法正常行驶。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调节全长可变式避震器车高调整机构的整体长度,但未改变原有避震器的弹簧和避震器的结构和性能,保证调整车身高低后,整个避震器依然能够保持原有的最佳参数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全长可变式避震器车高调整机构,包括设置于避震器端部的气囊或油缸或机械调节机构。
所述机械调节机构包括法兰盘,所述法兰盘上设置有容纳筒,所述容纳筒内设置有驱动齿圈,驱动齿圈与容纳筒圆周方向转动连接且轴线方向相对固定,所述驱动齿圈内设置有升降碗,所述升降碗与驱动齿圈螺纹连接,所述法兰盘或容纳筒上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驱动齿圈外侧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容纳筒内侧设置有定位环,所述驱动齿圈的外径大于定位环的内径。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环位于容纳筒背向法兰盘一侧开口处,所述驱动齿圈轴向抵触定位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极亨精密机械嘉兴有限公司,未经极亨精密机械嘉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944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电一体化脉动控制器
- 下一篇:弹跳限位器及其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