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强力振动马达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95333.X | 申请日: | 2019-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874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梁伯军;刘益;吴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昆旺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7/075 | 分类号: | H02K7/075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杨柳 |
地址: | 40256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振子 磁片 马达 转子 强力振动 可伸缩 内侧壁 磁层 磁力作用 电机领域 环形分布 偏心安装 振动效果 | ||
本发明涉及电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强力振动马达,包括机壳,机壳内设有转子,转子上偏心安装有振子,机壳的内侧壁上固设有若干个弧形的磁片,若干磁片沿机壳的内侧壁呈环形分布;振子可伸缩,振子的端部设有磁层,振子在磁层和磁片的磁力作用下可伸缩。本方案提高了马达的振动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强力振动马达。
背景技术
扁平马达又叫振动马达,其形状多为圆柱状,且为扁平状,体积较小,常用于手机中以实现手机的振动功能。
振动马达的工作原理为:直流电流通过电刷与换向器之间的滑动接触使得电流进入到线圈中,不同绕组的通电线圈在定子组件形成的永久磁场中切割磁感线,从而产生电磁力,这一电磁力形成的力矩使转子发生转动。而流经电刷的电流,通过换向器作用使得上述过程循环进行,实现了转子的持续转动。
振动马达的振动原理:转子上安装有质量偏心的振子,从而使得转子的质量的重心偏离转子的轴的中心;由于物体不平衡,转子在转动过程中重心不断地改变,所以产生了振动。
但是,马达中的振子质量分布比较分散,在转动时比较平稳,所产生的偏心力强度有限,振动的效果仍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强力振动马达,以提高马达的振动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强力振动马达,包括机壳,机壳内设有转子,转子上偏心安装有振子,机壳的内侧壁上固设有若干个弧形的磁片,若干磁片沿机壳的内侧壁呈环形分布;振子可伸缩,振子的端部设有磁层。
本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效果为:转子转动时,转子带动振子转动,由于振子为偏心的,故振子跟随转子转动时,转子在转动过程中重心不断地改变,从而产生了振动。机壳内壁上的若干磁片的磁性的大小和方向不同,从而使得振子上的磁层与磁片之间磁力的大小和方向不同,这样振子在转动过程中,磁层受到磁力的大小和方向不断的改变,从而使振子处于往复伸缩的状态。当振子在伸长过程中,振子的长度变大,振子偏心的程度提高,振子的振动强度变大;当振子在缩短过程中,振子的长度变小,振子的偏心程度降低,振子的振动强度变小。由此,振子在转动过程中,振子的振动强度处于变化的状态,振动强度最大值与振动强度的最小值之间的差值处于波动的状态,从而使得振动效果更加明显,相比现有技术,振动效果显著提高。
进一步,还包括轴,轴与转子之间连接有轴承;机壳包括上机壳和下机壳,上机壳上设有通孔,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挤压件,挤压件上固定连接有多根金属丝,多根金属丝上共同套设有环形的弹性囊,弹性囊中装有润滑剂,弹性囊的底部设有出口;金属丝从通孔中穿出。由此,在上机壳和下机壳盖合之前,可使弹性囊滑动到金属丝的端部,从而使多个金属丝收拢为一股,便于多根金属丝从上机壳的通孔中穿入。在上机壳和下机壳盖合过程中,上机壳的通孔与金属丝相对滑动,金属丝起到了导向的作用,从而使得上机壳与下机壳盖合时对齐,便于上机壳和下机壳盖合的更加精准,提高了盖合的成功率。上机壳在金属丝上向靠近下机壳方向滑动时,上机壳的内壁推动弹性囊沿金属丝向下机壳方向滑动,弹性囊不再对金属丝的端部进行束缚,多根金属丝分散开,分散开的金属丝可固定在线路板上,从而使得马达与线路板之间连接的更加牢固。上机壳与下机壳盖合后,弹性囊滑动到金属丝的根部,弹性囊位于挤压件和上机壳之间,当马达振动时,由于金属丝固定在线路板上,故马达振动时会对金属丝进行高频拉扯,金属丝对挤压件进行拉扯,挤压件发生高频形变,挤压件对弹性囊进行挤压,从而可将弹性囊中的润滑剂从出口缓慢挤出,挤出的润滑剂作用在轴承上,从而实现了轴承的润滑,防止轴承的磨损,利于提高马达的寿命。
进一步,挤压件上可拆卸连接有硬杆。在上机壳和下机壳盖合之前,可将硬杆穿过弹性囊并插到挤压件上,这样上机壳在沿金属丝滑动时,在硬杆的作用下,上机壳不会使金属丝发生弯折,从而保证了金属丝的导向作用。
进一步,润滑剂为膏状。膏状的润滑剂不会从弹性囊的开口中自动流出,只有受到挤压时才可从弹性囊中挤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昆旺电子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昆旺电子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9533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储能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线性串联弹性致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