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锥筒状工件的装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95616.4 | 申请日: | 2019-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735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杨松;王臻;杨家军;熊永钊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6 | 分类号: | B23Q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徐立 |
地址: | 430084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锥筒状 工件 装置 | ||
1.一种锥筒状工件(7)的装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夹装置包括:
定位盘(1),侧面具有环形定位槽(11),所述环形定位槽(11)内直径较大的环形侧壁用于与所述锥筒状工件(7)的一端的法兰的外壁贴合,且所述锥筒状工件(7)的一端的法兰外圆跳动量小于0.05mm,
定位支柱(2),位于所述定位盘(1)的一侧面上,所述定位支柱(2)与所述定位盘(1)同轴布置,
支撑环(3),同轴套装在所述定位支柱(2)上,所述支撑环(3)与所述定位支柱(2)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撑环(3)的一侧面上设有环形槽(30),所述环形槽(30)具有靠近所述定位支柱(2)的第一侧壁(31)和远离所述定位支柱(2)的第二侧壁(32),所述第一侧壁(31)上设有沿所述支撑环(3)的径向延伸的第一通孔(310),所述定位支柱(2)的外壁上设有沿所述定位支柱(2)的径向延伸的螺纹孔(20),所述支撑环(3)通过螺栓穿过所述第一通孔(310)与所述螺纹孔(20)连接,
涨形块(4),位于所述支撑环(3)的外边缘侧,所述涨形块(4)与所述支撑环(3)活动连接,所述涨形块(4)背向所述定位支柱(2)的一端面与所述锥筒状工件(7)的内壁贴合,
调位件,被配置为控制所述涨形块(4)沿所述支撑环(3)的径向滑动,所述调位件包括调位螺栓(51)和连接杆(52),所述第二侧壁(32)上设有沿所述支撑环(3)的径向延伸的第二通孔(320),所述连接杆(52)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二通孔(320)与所述涨形块(4)连接,所述连接杆(52)的另一端设有沿所述连接杆(52)的径向延伸的止挡凸缘(53),所述调位螺栓(51)穿过所述第二侧壁(32)且与所述第二侧壁(32)螺纹连接,所述调位螺栓(51)的螺杆的长度不小于所述连接杆(52)的长度,所述连接杆(52)的长度不小于所述第二侧壁(32)的壁厚,所述止挡凸缘(53)位于所述环形槽(30)内,所述调位螺栓(51)的一端位于所述环形槽(30)内,
压板组件,用于将所述锥筒状工件(7)的一端的法兰压装在所述定位盘(1)的一侧面上,
或者,所述调位件为调节柱(54),所述调节柱(54)的一端可自转地插装在所述涨形块(4)上,所述第二侧壁(32)上设有开口槽(55),所述调节柱(54)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开口槽(55)且滑动设置在所述开口槽(55)内,所述调节柱(54)的侧壁设有多个沿所述调节柱(54)的轴向间隔分布的止挡凸起(56),所述开口槽(55)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止挡凸起(56)配合的止挡凹槽(57),所述调节柱(54)为横截面是圆形的柱体结构,且位于所述调节柱(54)侧壁上的多个所述止挡凸起(56)是横截面为方形的柱体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支柱(2)的外壁上设有多个所述螺纹孔(20),多个所述螺纹孔(20)沿所述定位支柱(2)的轴向间隔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支柱(2)的外壁上设有多个所述螺纹孔(20),多个所述螺纹孔(20)沿所述定位支柱(2)的径向间隔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组件包括多个压板(61)和锁止螺栓(62),多个所述压板(61)周向间隔布置在所述定位盘(1)上,多个所述压板(61)和所述定位盘(1)上均设有螺孔,所述压板(61)压装在所述锥筒状工件(7)的一端的法兰上,所述锁止螺栓(62)穿过所述螺孔与所述压板(61)和所述定位盘(1)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61)朝向所述定位支柱(2)的一侧边为圆弧曲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61)朝向所述定位盘(1)的侧面上设有垂直于所述定位盘(1)的支撑凸起(63),所述支撑凸起(63)背向所述定位盘(1)的端面为圆弧曲面。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装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涨形块(4)为多个,多个所述涨形块(4)周向间隔布置在所述支撑环(3)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9561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铝材切割运输装置
- 下一篇:一种铸造零件支撑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