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调味品中苯甲酸检测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95647.X | 申请日: | 2019-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092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田旭芳;陶远波;田维林;李盛丽;王本均;雷光萍;许文恒;彭波;李良琴;罗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遵义市精科信检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06;G01N1/28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向林 |
地址: | 563100 贵州省遵义市播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味品 苯甲酸 检测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食品检测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调味品中苯甲酸检测方法及装置,检测装置包括粉碎罐、电机和受电机驱动的粉碎刀,粉碎罐内滑动连接有筛网,筛网将粉碎罐分为上罐体和下罐体,粉碎刀位于上罐体内,上罐体的侧壁连接有限位块,筛网与限位块相抵,筛网连接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远离筛网的一端与下罐体的底壁固定连接。检测方法中使用了上述检测装置,并且,分批次向粉碎罐内添加几倍于粉碎的调味品的质量的去离子水,方便取样,且由于粉碎罐内设置了筛网,因此样品中调味品的颗粒大小满足标准,使得调味品中的固体物质(不溶于水)内的苯甲酸得以完全释放,提高了调味品中苯甲酸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确保调味品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检测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调味品中苯甲酸检测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调味品,是一类能调和食品的色泽、气味、形态,改变食品的感官性质,增强风味特的物质。调味品的分类众多,按照其商品性质来分类时,调味品可以分为酿造类调味品、腌菜类调味品、鲜菜类调味品、干货类调味品、水产类调味品以及其他类调味品,其中,腌菜类调味品包括榨菜、泡姜、泡辣椒等等。目前,榨菜、泡辣椒等调味品在包装时,通常会将腌制液体例如泡椒水一起包装售卖,形成湿态调味品。
通常,为了延长调味品或食品的保质期,会在调味品或食品中添加具有防腐功用的添加剂,例如苯甲酸。苯甲酸又称安息香酸,具有杀菌、抑菌、防腐的作用,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但是,食用过量的苯甲酸将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对肝脏和肾脏的损伤较为严重,因此,应当严格控制调味品或食品中苯甲酸的含量。《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86)对各类食品中苯甲酸的最大使用量作出的规定中,低盐酱菜、酱类、蜜饯的最大使用量为0.5g/kg。
目前,苯甲酸的检测方法很多,主要有薄层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以及紫外分光光度法等。这些方法都需要对待检测的样品进行预处理,调味品中,液态的调味品例如酱油、食醋等的预处理较为简单,而湿态调味品(包括固体和液体)的预处理较为麻烦。湿态调味品现有的预处理方式为:利用粉碎机将湿态调味品粉碎,但在粉碎的过程中,由于存在液体,粉碎物会飞溅至内壁上,较难处理,且现有的粉碎机没有控制湿态调味品的粉碎程度的功能,可能导致湿态调味品的粉碎程度不足,其内部的苯甲酸未能完全释放,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调味品中苯甲酸检测方法及装置,为湿态调味品提供一种新的样品预处理的装置及方法,确保湿态调味品的粉碎程度,提高湿态调味品中苯甲酸检测的准确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为:调味品中苯甲酸检测装置,包括粉碎罐,粉碎罐的上方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同轴固定连接有转轴,转轴同轴固定安装有粉碎刀,所述粉碎罐内竖直滑动连接有筛网,筛网将粉碎罐分隔为上罐体和下罐体,所述粉碎刀位于上罐体内,上罐体的侧壁固定连接有限位块,筛网与限位块相抵,筛网远离限位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远离筛网的一端与下罐体的底壁固定连接。
本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在于:
1、筛网实现了湿态调味品中固体物与液体的分离,固体物留在上罐体内,而液体通过筛网进入下罐体内。通过电机驱动转轴带动粉碎刀工作,对上罐体内的固体物进行粉碎,相对于将固体物与液体一起粉碎的情况而言,本基础方案能够降低粉碎物飞溅程度。
2、粉碎后,对筛网施加压力使得筛网向下罐体方向滑动,用去离子水清洗转轴、粉碎刀以及上罐体周壁,使得沾附的粉碎物落在筛网上,同时,由于筛网向下罐体方向滑动,液面超过筛网,粉碎物与液体接触,振动筛网,过程中,粉碎物分散在液体中,粒径小于筛网筛孔的粉碎物进入下罐体内,而粒径大于筛网筛孔的粉碎物留在筛网上,待筛网滑动复位后继续粉碎,以此确保彻底粉碎湿态调味品中的固体物,使得固体物内的苯甲酸完全释放,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遵义市精科信检测有限公司,未经遵义市精科信检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9564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