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震层速度计算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96375.5 | 申请日: | 2019-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057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杜磊;郭平;刘宝鸿;柳世光;冉波;宫振超;李理;殷敬红;韩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30 | 分类号: | G01V1/30;G01V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王天尧;任默闻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震 速度 计算方法 装置 | ||
1.一种地震层速度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地震处理工区的叠加速度谱,建立层速度模型;
对层速度模型进行正演模拟,获得正演模拟的叠加速度谱;
若叠加速度谱中的叠加速度与正演模拟的叠加速度谱中的叠加速度的差值不在预设范围内,则将地震处理工区的叠加速度谱更新为正演模拟的叠加速度谱,重新执行以上步骤,直至叠加速度谱中的叠加速度与正演模拟的叠加速度谱中的叠加速度的差值在预设范围内,输出层速度模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震层速度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层速度模型进行正演模拟,获得正演模拟的叠加速度谱,包括:
根据层速度模型,建立反射波时距曲线;
根据反射波时距曲线,获得叠加速度谱。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震层速度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层速度模型包括多个地震层的层速度、倾角和共中心点处深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震层速度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地震处理工区的叠加速度谱,建立层速度模型,包括:
根据地震处理工区的叠加速度谱,采用倾角校正的DIX公式,计算层速度模型中每一层的层速度:
θi-1=arcsin(0.5αi-1Vsi-1)
θi=arcsin(0.5αiVsi)
其中,Vi为层速度模型中第i层的层速度;
t0,i和t0,i-1分别为叠加速度谱中第i层和第i-1层的自激自收时刻;
Vsi和Vsi-1分别为叠加速度谱中第i层的叠加速度和第i-1层的叠加速度;
αi为t0,i对应的反射波同相轴的时间梯度,αi-1为t0,i-1对应的反射波同相轴的时间梯度。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震层速度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地震处理工区的叠加速度谱,建立层速度模型,包括:
根据地震处理工区的叠加速度谱,采用如下公式,计算层速度模型中每一层的倾角:
其中,βi为层速度模型中第i层的倾角;
V1、Vj-1和Vj分别为层速度模型中第1层、第j-1层和第j层的层速度;
αi为叠加速度谱中第i层的自激自收时刻t0,i对应的反射波同相轴的时间梯度。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震层速度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地震处理工区的叠加速度谱,建立层速度模型,包括:
根据地震处理工区的叠加速度谱,采用如下公式,计算层速度模型中每一层的共中心点处深度:
其中,hi为层速度模型中第i层的共中心点处深度;
βK和βj分别为层速度模型中第K层和第j层的倾角;
Vj为层速度模型中第j层的层速度;
t0,K为叠加速度谱中第K层的自激自收时刻。
7.一种地震层速度计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层速度模型建立模块,用于根据地震处理工区的叠加速度谱,建立层速度模型;
叠加速度谱获得模块,用于对层速度模型进行正演模拟,获得正演模拟的叠加速度谱;
层速度模型校正模块,用于若叠加速度谱中的叠加速度与正演模拟的叠加速度谱中的叠加速度的差值不在预设范围内,则将地震处理工区的叠加速度谱更新为正演模拟的叠加速度谱,重新执行以上步骤,直至叠加速度谱中的叠加速度与正演模拟的叠加速度谱中的叠加速度的差值在预设范围内,输出层速度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9637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