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维生素B12的方法及试剂盒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97240.0 | 申请日: | 2019-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092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高飞;海云;王万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度安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88 | 分类号: | G01N30/88;G01N30/04;G01N30/06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0 | 代理人: | 王闯 |
地址: | 310026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五常街道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维生素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试剂盒 血清 检测 固相萃取法 游离维生素 串联质谱 甲氨喋呤 临床检测 氰钴胺素 人体血浆 特异性强 灵敏度 异构体 标定 富集 氰基 血浆 离子 游离 | ||
本发明公开一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维生素B12的方法及试剂盒,取检测血清或检测血浆,加入甲氨喋呤内标定量,通过将游离维生素B12从维生素B12中游离出来,提供氰基离子,稳定钴胺素异构体为氰钴胺素;利用固相萃取法对维生素B12进行富集的步骤,并采用串联质谱检测进行人体血浆或血清内维生素B12的测定,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满足临床检测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维生素检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维生素B12的方法及试剂盒。
背景技术
维生素B12是一类含有咕啉(corrin)环的类咕啉(corrinoids)化合物,维生素B12通俗名称又叫做“钴胺素(cobalamin)”,是唯一的一种含金属元素的维生素。然而人血清中大约1/3的维生素B12并非钴胺素,而是其他的类咕啉,它们在代谢上对人体是不具有生物学活性的。甲钴胺素和5′-脱氧腺苷钴胺素是维生素B12的活性型,也是血液中存在的主要形式。
人体不能合成维生素B12,主要依靠动物性食品提供,含量丰富者有肝肾组织、肉类、蛋类和乳类制品。维生素B12在人体代谢当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可作为甲基丙二酸单酰辅酶A异构酶的辅酶,参与甲基丙二酸单酰辅酶A转变为琥珀酸单酰辅酶A的反应,该反应在奇数碳原子脂肪酸的代谢中起重要作用。维生素B12亦可作为β-甲基天门冬氨酸变构酶的辅酶,参与β-甲基天门冬氨酸向谷氨酸转化的过程。此外,维生素B12与叶酸协同参与甲基转移作用,影响体内的多种代谢过程。维生素B12缺乏时,可导致DNA合成障碍和巨幼细胞贫血,影响神经髓鞘形成,从而出现神经系统症状。
另外,人类血浆中存在3种维生素B12的结合蛋白,即TCⅠ、TCⅡ、TCⅢ(transcobalaminⅠ、Ⅱ、Ⅲ),正常情况下,约80%以上的血清维生素B12 会与TCⅠ和TCⅢ结合,称为血清全结合咕啉,仅20%与TCⅡ相结合,形成holoTCⅡ。全结合咕啉的半衰期约为240小时,holoTCⅡ的半衰期仅为6分钟。因此总血清维生素B12含量可作为一类主要的生物标志物用于体现机体维生素B12水平。
目前,维生素B12的检测方法有多种,包括化学发光免疫法、微生物法和同位素放射免疫方法等,然而免疫检测方法和微生物方法有很多的弊端,如下:
第一、免疫反应对反应条件的要求比较严苛,必须保证适宜的pH、电解质环境和排除交叉反应;
第二,不同厂商检测试剂盒检测结果存在显著差异,即免疫反应的检测准确度得不到保障;
第三,特异性差,不能有效区分钴胺素和类咕啉,不能给出准确的维生素B12含量;
第四,放射性免疫法存在放射线辐射和污染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检测维生素B12存在的缺陷,提出一种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维生素B12的方法及试剂盒,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满足临床检测的需求。
为了实现以上任一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维生素B12的方法,适用于测定血清或血浆中维生素B12,包括以下步骤:
(1)维生素B12的提取和稳定:
维生素B12的提取:将结合态维生素B12从钴胺素结合蛋白中游离出来;
维生素B12的稳定:提供氰基离子,转化钴胺素异构体(羟钴胺素、甲钴胺素和5-脫氧腺苷钴胺素等)为相对稳定的氰钴胺素;
(2)净化浓缩氰钴胺素;以及
(3)串联质谱检测;
其中色谱条件选择为:
色谱柱:2.6μm Polar C18LC Column 50x 2.1mm;
流动相A液:含有甲酸的乙酸铵水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度安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度安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972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