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湿法纺丝制备胶原纤维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99095.X | 申请日: | 2019-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011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周媛媛;李松;赵雅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D01F4/00 | 分类号: | D01F4/00;D06M13/224;D06M101/14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王晓丽 |
地址: | 45001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湿法 纺丝 制备 胶原 纤维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湿法纺丝制备胶原纤维的方法,首先将I型胶原在室温下溶于pH为3.0的NaAc/HAc缓冲溶液中得到高浓度胶原含量的胶原溶液,经抽真空脱泡处理,采用无水乙醇作为凝固浴,用湿法纺丝的方式制备出高含量胶原的纤维,并对纤维进行绿色交联处理,得到性能良好的胶原纤维。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采用NaAc/HAc缓冲溶液作为胶原的绿色溶剂,大大提高了胶原在纤维中的含量;使用无水乙醇这种在胶原湿法纺丝中不常用的凝固浴制备出胶原纤维,乙醇易挥发且无毒性;本发明整个制备方法条件温和、工艺绿色、简便,制得的胶原纤维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优异的力学性能,同时能达到降解速率可调控的目的,为胶原基医用复合纤维的制备和应用提供了新的途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用材料的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湿法纺丝制备胶原纤维的方法。
背景技术
胶原构成了细胞外基质的骨架,作为一种生物大分子物质,给细胞提供了一定的抗张力和弹性,在生物体内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已被广泛应用到生物医用材料领域,例如外科手术缝合线、人工皮肤、胶原海绵、人工血管等,化妆品和食品工业等。然而,胶原具有特定的三螺旋结构,分子内部存在数量众多的氢键、离子键、范德华力和疏水键等次级键作用,使胶原难以溶解在常见的溶剂中,这大大制约了胶原的应用。
目前,在研究制备胶原基生物材料的过程中,国内外研究学者经常用到的胶原溶剂有六氟异丙醇(即HFIP)、三氟化物等有机溶剂,磷酸、醋酸、盐酸等弱酸体系以及磷酸盐缓冲溶液/乙醇混合体系、离子液体等。然而,HFIP溶解胶原后,胶原的三股螺旋结构遭到破坏,致使其发生变性,无序结构增加;而在常规的弱酸溶剂中胶原的溶解度较低,不利于胶原特性的发挥,例如高韧性、高弹性等优势。醋酸是常用的胶原溶解方式,但溶解胶原浓度较低,为提高复合纺丝液的可纺性常加入大量的聚乙烯醇,导致复合纤维中胶原含量降低。(PBS)/乙醇混合溶剂的使用尽管能够避免类似于HFIP给材料带来的毒性等缺点,但是在此体系中由于PBS的使用引入了大量的盐,需要进行透析处理;而离子液体虽然以其低挥发、溶解性好、性质稳定等特点得到使用,然而离子液体也存在潜在的毒性,且溶解温度过高,导致胶原变性。因此,如何采用绿色工艺制备胶原纳米纤维,以及进一步提高性能、降低成本将会是生物医用材料今后研究开发的主要方向。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湿法纺丝制备胶原纤维的方法,其能用作缝合线、支架等医用材料,大大拓展了胶原基复合纤维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
一种湿法纺丝制备胶原纤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I型胶原溶于NaAc/HAc缓冲溶液中,室温下连续搅拌,直至I型胶原完全溶解,得到胶原溶液;
(2)将上述胶原溶液进行抽真空脱泡处理,得到胶原纺丝液;
(3)将胶原纺丝液进行湿法纺丝,待湿法纺丝得到的纤维充分定型后牵伸卷绕,得到胶原纤维;
(4)将上述胶原纤维在室温下晾干后,进行交联处理,将上述交联处理后的纤维在室温下晾干,即得到胶原纤维成品。
所述步骤(3)中湿法纺丝过程中采用的凝固浴为无水乙醇。
所述步骤(4)交联处理中采用的交联剂为京尼平。
所述步骤(1)中NaAc/HAc缓冲溶液的pH为2.8-3.2。
所述步骤(1)中NaAc/HAc缓冲溶液的pH为3。
所述步骤(1)胶原溶液中I型胶原的浓度为50 mg/mL -200mg/m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未经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9909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