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配电网负荷监控装置及配电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99217.5 | 申请日: | 2019-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873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张华赢;汪清;艾精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H02J3/26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李文渊 |
地址: | 518001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配电网负荷 监控装置 配电系统 配电网 显示模块 数据处理单元 采集单元 采集模块 负荷过载 供电过程 三相电流 三相电压 相关参数 减小 采集 监控 概率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电网负荷监控装置及配电系统。一种配电网负荷监控装置,具有采集模块和显示模块。在配电系统供电过程中,采集单元会采集配电网三相电压和三相电流,经数据处理单元处理后得到配电网负荷的相关参数,并通过显示模块进行显示。该监控装置可以对配电网的负荷进行监控,从而减小配电网因负荷过载而产生危险的概率,提升配电系统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电网负荷监控技术,特别是涉及配电网负荷监控装置及配电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对电力需求越来越大,电网的负荷也越来越重。供电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已成为困扰供电企业的主要问题。
传统技术中,配电系统通常由配电变压器和与配电变压器电性连接的配电网组成。
发明人在实现传统技术的过程中发现:传统的配电系统无法对其承载负荷进行监控,容易产生危险。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技术中存在的配电系统无法对其承载负荷进行监控的问题,提供一种配电网负荷监控装置及配电系统。
一种配电网负荷监控装置,包括采集模块和与所述采集模块通信连接的显示模块;所述采集模块包括:采集单元,与所述配电网电性连接,以采集所述配电网的供电数据;所述供电数据包括所述配电网的三相电压和三相电流;数据处理单元,与所述采集单元电性连接,以对所述供电数据进行处理并得到处理结果;所述处理结果包括所述配电网的功率、负载率和三相不平衡度的至少一种;所述显示模块与所述数据处理单元通信连接,以获取所述数据处理单元的处理结果并进行显示。
上述配电网负荷监控装置,具有采集模块和显示模块。在配电系统供电过程中,采集单元会采集配电网三相电压和三相电流,经数据处理单元处理后得到配电网负荷的相关参数,并通过显示模块进行显示。该监控装置可以对配电网的负荷进行监控,从而减小配电网因负荷过载而产生危险的概率,提升配电系统的安全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配电网负荷监控装置,还包括:报警模块,与所述数据处理单元电性连接,以接收所述数据处理单元传递的控制信号;所述数据处理单元设有对应所述处理结果的阈值范围,以当所述处理结果超出所述对应处理结果的阈值范围时,控制所述报警模块工作。
上述配电网负荷监控装置,还包括报警模块,可以在配电网的负荷参数超出一定阈值时进行报警,从而减小配电网因负荷过载而产生危险的概率,提升配电系统的安全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示模块包括第一显示单元和第二显示单元;所述第一显示单元和所述数据处理单元电性连接,以获取所述数据处理单元的处理结果并显示;所述第二显示单元和所述数据处理单元无线连接,以获取所述数据处理单元的处理结果并显示。
上述配电网负荷监控装置,其显示模块包括与数据处理单元电性连接的第一显示单元和与数据处理单元无线连接的第二显示单元,可以对数据处理单元处理得到的负荷数据进行近距离有线监控和远距离无线监控,从而减小配电网因负荷过载而产生危险的概率,提升配电系统的安全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采集模块还包括第一通信单元,所述第一通信单元与所述数据处理单元电性连接,以获取所述数据处理单元的处理结果并转换为无线信号进行发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示模块还包括第二通信单元,所述第二通信单元与所述第一通信单元无线连接,以获取所述无线信号并转换为电信号;所述第二通信单元与所述第二显示单元电性连接,以将所述电信号传递至所述第二显示单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信单元与所述第二通信单元之间的无线通信连接方式包括GPRS、EDGE、TD-SCDMA、HSDPA、Bluetooth、RFID和GSM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9921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