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栖息位置及个体重量评价家禽品质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99361.9 | 申请日: | 2019-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697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刘善文;王超;包巍;黄惠珍;王玥;陈维安;赵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干部培训中心;福州市佳璞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45/00 | 分类号: | A01K45/00;A01K67/02;A01K35/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1 | 代理人: | 戴雨君 |
地址: | 350003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栖息 位置 个体 重量 评价 家禽 品质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基于栖息位置及个体重量评价家禽品质的方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每只家禽基于栖息位置坐标的品质排序;步骤2,每只家禽基于个体重量的品质排序;步骤3,栖息位置坐标的品质排序和个体重量的品质排序分别归一化获得归一化的栖息位置坐标的品质排序得分和个体重量的品质排序得分;步骤4,采样一定数量的家禽,以归一化的栖息位置坐标的品质排序得分和个体重量的品质排序得分作为输入向量训练回归模型;步骤5,输入其他每只家禽归一化的栖息位置坐标的品质排序得分和个体重量的品质排序得分并利用训练好的回归模型计算获得每只家禽的品质得分排序。本发明评价方法对家禽的品质进行客观的评价,为品质消费提供相关评价数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尤其涉及基于栖息位置及个体重量评价家禽品质的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家禽生产和消费市场呈现多元化的特点,目前市场上虽然快大型白羽肉鸡、白羽肉鸭、高产蛋鸡品种占据主导地位,但是黄羽肉鸡、土鸡、土鸡蛋、麻鸭等特殊产品并不缺乏市场基础,这些家禽品种大多还是采取传统养殖模式。近年来,在引进吸收国外品种和技术、管理经验的基础上,肉鸡、蛋鸡、肉鸭很快达到了高产的目标,在解决了市场短缺的问题后产能过剩日益明显,引起了行业内外的广泛重视。从营养角度来讲这些产品并非不好,而是在差异化、个性化方面偏离了消费者的心理,因为市场价格是最有说服力的。在当前国内进入品质消费的时代背景下,现有的家禽产品供给体系满足多样化、个性化消费的能力相对较差,中低端、大众化产品过剩,高端、个性化产品供给不足,市场细分给差异化竞争创造了更多的机遇。现在国家提出供给侧改革,其核心是推出更能满足需求的好产品,以解决供给与需求的不匹配问题,相信这会给家禽业生产带来更多的红利,主动适应形势发展者将率先抢占价值高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栖息位置及个体重量评价家禽品质的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基于栖息位置及个体重量评价家禽品质的方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获取每只家禽基于栖息位置坐标的品质排序;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将内部设有供家禽休息的栖息装置的养殖舍设置为评价场地,所述栖息装置带有使栖息的家禽群落在竖直方向上形成分布的机构;
步骤1.2,根据所述家禽群落在所述栖息装置上形成的分布,获取家禽栖息位置坐标,
步骤1.3,构建所述家禽栖息位置坐标与家禽品质评分的品质对应关系,
步骤2,每只家禽基于个体重量的品质排序;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1,获取每只家禽的个体重量,
步骤2.2,将每只家禽的个体重量按从大到小顺序进行排列得到个体重量排序表;
步骤2.3,获取每只家禽基于个体重量的品质排序,每只家禽的品质与个体重量的品质排序正相关;
步骤3,栖息位置坐标的品质排序和个体重量的品质排序分别归一化获得归一化的栖息位置坐标的品质排序得分和个体重量的品质排序得分;
步骤4,采样一定数量的家禽,以归一化的栖息位置坐标的品质排序得分和个体重量的品质排序得分作为输入向量训练回归模型;
步骤5,输入其他每只家禽归一化的栖息位置坐标的品质排序得分和个体重量的品质排序得分并利用训练好的回归模型计算获得每只家禽的品质得分排序。
进一步地,家禽的脚上设置有内置射频芯片的脚环,栖息装置上分布安装有多个射频读写器;养殖舍入口处设有温度传感器,栖息装置对应每只家禽栖息位置设有摄像头,摄像头用于拍摄每只家禽的图像;
步骤1.2具体包括,根据射频读写器位置及其读取的家禽脚环信号,获取家禽栖息位置坐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干部培训中心;福州市佳璞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干部培训中心;福州市佳璞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9936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