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硼微合金钢热成形工艺参数的确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99800.6 | 申请日: | 2019-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561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李立新;魏雷阳;叶奔;胡盛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5/14 | 分类号: | G01N25/14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张火春 |
地址: | 430081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成形 微合金钢 动态再结晶 工艺窗口 热加工图 激活能 动态再结晶组织 能量利用率 热模拟实验 高效生产 功率耗散 重叠区域 安全区 真应变 粗晶 混晶 变形 绘制 | ||
1.一种含硼微合金钢热成形工艺参数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含硼微合金钢试样以10K/s的速率加热至1500K,保温3~5min;再以3K/s的速率冷却至1150~1500K,保温2~3min;然后在相同的温度条件下,以变形速率等温压缩至真应变ε=0.7,获得含硼微合金钢高温塑性变形时的真应力σ数据、真应变ε数据和σ-ε曲线;
2)依据σ-ε曲线,设定真应力σ、真应变ε、变形温度T和变形速率间的函数关系
式(1)中:a0、a1、a2……a11表示不同的回归系数;所述回归系数的取得:将步骤一得到的真应力σ、真应变ε、变形温度T和变形速率代入式(1),即得回归系数的具体数值:
a0=1.05319E+01,a1=-4.75250E-03,a2=-4.37606E-09,a3=1.75814E-05,a4=-2.32102E-02,a5=-4.07973E-01,a6=4.33500E-01,a7=-4.91153E-04,a8=-2.47840E-04,a9=1.01443E+01,a10=-6.16723E-04,a11=8.21663E-01;
再用所述回归系数的具体数值替换式(1)对应的a0、a1、a2……a11,获得含硼微合金钢的本构关系模型;
3)根据所述真应力σ、真应变ε和含硼微合金钢的本构关系模型,依次确定:
速度敏感系数功率耗散系数和失稳系数
在变形温度-应变速率坐标系中,分别绘制功率耗散系数η分布图和失稳系数ξ分布图,再将功率耗散系数η分布图和失稳系数ξ分布图叠加,得到热加工图;
4)根据所述真应力σ数据、真应变ε数据和含硼微合金钢的本构关系模型,确定θ-σ曲线关系,θ表示应变硬化速率,
依动态再结晶的开始点对应于θ-σ曲线的拐点,确定含硼微合金钢的动态再结晶条件,在热加工图中画出动态再结晶区;
5)依失稳系数ξ大于0的区域为成形安全区,确定所述热加工图中的安全区和动态再结晶区的重叠区;
6)根据所述真应力σ数据、真应变ε数据、含硼微合金钢的本构关系模型和变形与热力参数间的函数关系确定激活能Q,然后在所述重叠区中绘制激活能Q等值线图;
所述变形与热力参数间的函数关系中:A表示材料常数,n为应力指数,R为气体常数;
7)以所述重叠区内激活能Q等值线稀疏且激活能Q的相对标准差≤1%的区域为热成形工艺窗口;
8)以热成形工艺窗口内功率耗散系数η最大值所对应为的温度T和变形速率为含硼微合金钢的热成形工艺参数。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硼微合金钢热成形工艺参数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硼微合金钢按质量百分含量计的化学成分为:
0.053C-0.310Si-1.567Mn-0.014P-0.005S-0.246Mo-0.014Ti-0.236Ni-0.0012B。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硼微合金钢热成形工艺参数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硼微合金钢试样的尺寸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科技大学,未经武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9980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