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瓣膜的装载用具以及装载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00555.6 | 申请日: | 2019-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710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潘孔荣;张柏 | 申请(专利权)人: | 沛嘉医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00 | 分类号: | A61F2/00;A61F2/2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0 | 代理人: | 李庆波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瓣膜 装载 用具 以及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瓣膜的装载用具以及装载系统。该装载用具包括:主筒体以及位于主筒体一端的第一辅筒体;其中,用于递送瓣膜的递送管能够经主筒体嵌入第一辅筒体中,并且在瓣膜完成预装载的状态下,部分瓣膜收容于递送管中,剩余的瓣膜位于递送管外。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能够提高瓣膜产品的产品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瓣膜的装载用具以及装载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干瓣形式的人工心脏瓣膜产品多采用全装载的方式,即人工心脏瓣膜在出厂时,人工心脏瓣膜已完全回收于输送设备的外销管中。
全装载形式的人工心脏瓣膜存在诸如以下等缺点:其一,人工心脏瓣膜的支架经过一段时间的压缩才使用,会影响支架的恢复性能,即在人体温度下支架的外径无法恢复到设定的尺寸型号;其二,人工心脏瓣膜因经过一段时间的压缩,瓣叶部分会变得非常褶皱,复水后影响支架的开闭形态和人工心脏瓣膜的使用寿命;其三,人工心脏瓣膜全装载后,外鞘管内部含有支架部分、瓣膜部分和裙布部分,内容物相对较多,空隙小,灭菌难度大,容易造成灭菌不完全,有细菌残留。
以上诸多原因,致使现有的人工心脏瓣膜的产品质量较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瓣膜的装载用具以及装载系统,能够提高瓣膜产品的产品质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瓣膜的装载用具,该装载用具包括:主筒体以及位于主筒体一端的第一辅筒体;其中,用于递送瓣膜的递送管能够经主筒体嵌入第一辅筒体中,并且在瓣膜完成预装载的状态下,部分瓣膜收容于递送管中,剩余的瓣膜位于递送管外。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装载用具还包括收容袋,部分第一辅筒体收容于收容袋中;其中,在瓣膜完成预装载的状态下,在递送管外的瓣膜收容于收容袋和第一辅筒体内部所组成的空间中。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第一辅筒体外周套设有第一垫圈,收容袋的袋口夹持于第一垫圈的内壁和第一辅筒体的外壁之间;其中,第一垫圈能够沿第一辅筒体轴向移动,以带动收容袋沿第一辅筒体轴向移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装载用具还包括第一固定筒体,第一固定筒体套设于第一辅筒体外周,第一固定筒体与主筒体二者端部之间配合锁紧。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第一固定筒体朝向主筒体的一端设置有围绕第一辅筒体的凹槽,主筒体朝向第一固定筒体的端部能够嵌入于凹槽中,以与第一固定筒体配合锁紧。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第一辅筒体外壁设置有围绕第一辅筒体的凸出环体,凹槽将第一固定筒体划分为内筒体和外筒体,凸出环体位于内筒体和主筒体的内壁之间;其中,在第一固定筒体与主筒体配合锁紧的状态下,内筒体和主筒体的内壁配合夹紧凸出环体。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凸出环体和第一垫圈沿第一辅筒体的轴向分布;其中,在第一固定筒体与主筒体配合锁紧的状态下,内筒体和主筒体的内壁配合夹紧凸出环体和第一垫圈。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第一辅筒体远离收容袋的端部嵌入于主筒体中并且设置有第二垫圈,第二垫圈与收容袋、第一垫圈配合形成密封。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第一辅筒体内部包括连通的第一收容腔和第二收容腔,第一收容腔相对第二收容腔靠近第一辅筒体远离主筒体的端部,第一收容腔的横截面面积大于第二收容腔的横截面面积。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第一收容腔的横截面面积沿靠近第二收容腔的方向逐渐减小。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装载用具还包括第二辅筒体,第二辅筒体位于主筒体远离第一辅筒体的端部,第二辅筒体用于固定递送管在装载用具中的位置。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第二辅筒体沿径向划分为至少两个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沛嘉医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沛嘉医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005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抗卷边性的三维疝修复补片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