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辆电子驻车制动动力装置及车辆电子驻车制动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00982.4 | 申请日: | 2019-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954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4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莹;蔡伟;郑利水;张红波;姚兴娟;陈鹏飞;袁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亚太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13/74 | 分类号: | B60T13/74;B60T1/06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方艳 |
地址: | 311203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齿轮减速结构 车辆电子 动力装置 驻车制动系统 驻车制动 丝杆 电机 驱动丝杆 两级传动结构 减速传动比 安装空间 车辆驻车 传动级数 具体构件 制动设备 制动效果 轴向后移 制动器 可转动 传动 减小 拉臂 轴向 制动 伸出 释放 移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电子驻车制动动力装置及车辆电子驻车制动系统,属于车辆驻车制动设备领域,动力装置包括外壳,外壳内设有电机、丝杆与传动机构,丝杆可转动设于外壳内,丝杆的前端设有伸出外壳的拉臂,电机通过传动机构驱动丝杆沿轴向后移实现制动或沿轴向前移实现释放,传动机构包括齿轮减速结构,齿轮减速结构设有至少两级传动结构,电机通过齿轮减速结构驱动丝杆沿轴向来回移动。车辆电子驻车制动系统包括前述动力装置和制动器。通过增加齿轮减速结构传动级数的方式,增大齿轮减速结构的减速传动比,减小具体构件的尺寸,在提高齿轮减速结构传动精度的同时缩小动力装置整体所需的安装空间,有利于提高驻车制动时的制动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驻车制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电子驻车制动动力装置,另外,本发明还涉及采用此种车辆电子驻车制动动力装置的车辆电子驻车制动系统。
背景技术
驻车制动器是用于在停放车辆时使车辆停止以防止车辆移动的装置,并且用于保持车辆的车轮以防止车轮旋转。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汽车控制系统从传统的机械控制方式逐渐变成了电子控制方式,电子驻车制动系统即为电子控制应用于车辆的具体体现。与传动的机械控制驻车制动系统相比,电子驻车制动系统不仅提升了驻车的安全性,还能与车辆的其他电控系统结合,有利于实现车辆整体的智能控制。
现有的电子驻车制动系统普遍采用后嵌一体式电子驻车制动结构,动力来源于电机,经过传动装置,通过制动器实现对车辆的驻车制动及释放。传动装置一般采用拉杆式结构,电机通过齿轮结构驱动拉杆式结构来回移动。但是,现有电子驻车制动系统的控制精度较低,不能很好的满足车辆驻车制动的控制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动效果好的车辆电子驻车制动动力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提供的车辆电子驻车制动动力装置,包括外壳,外壳内设有电机、丝杆与传动机构,丝杆可转动设于外壳内,丝杆的前端设有伸出外壳的拉臂,电机通过传动机构驱动丝杆沿轴向后移实现制动或沿轴向前移实现释放,所述传动机构包括齿轮减速结构,齿轮减速结构设有至少两级传动结构,电机通过齿轮减速结构驱动丝杆沿轴向来回移动。
优选的,所述齿轮减速结构设有两级传动结构,包括一级主动轮、一级从动轮、二级主动轮、二级从动轮与转轴,转轴可转动设于外壳内,电机包括电机轴,一级主动轮套设于电机轴上,一级从动轮套设于转轴一端且与一级主动轮啮合,二级主动轮套设于转轴另一端,二级从动轮套设于丝杆上且与二级主动轮啮合。
优选的,所述电机轴与转轴平行设置,转轴与丝杆垂直设置,二级主动轮与二级从动轮之间采用斜齿轮配合或锥齿轮配合。
优选的,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传动螺母,传动螺母通过螺纹配合套设于丝杆上,且传动螺母固定连接于二级从动轮。
优选的,所述传动螺母通过螺纹配合连接于二级从动轮,传动螺母与二级从动轮之间涂有螺纹锁固胶。
优选的,所述外壳内还设有限位座和弹性件,限位座固定套设于丝杆上位于传动螺母的后侧,弹性件套设于丝杆上且位于限位座内,弹性件的后端接触于限位座的内壁、前端接触于传动螺母。
优选的,所述传动螺母通过至少一个轴承可转动架设于外壳内,轴承套设于传动螺母的外部,弹性件的另一端抵于其中一个轴承上实现接触于传动螺母。
优选的,所述丝杆的后端部设有限位部,外壳上设有与限位部配合的限位槽,限位部与限位槽之间采用非圆形配合结构。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车辆电子驻车制动系统,包括电子驻车制动动力装置及连接于电子驻车制动动力装置的制动器,所述电子驻车制动动力装置采用前述的车辆电子驻车制动动力装置。
优选的,所述制动器为鼓式制动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亚太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亚太机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0098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