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圆形高反光工件的检测识别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01500.7 | 申请日: | 2019-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591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谭良;赵大庆;蔡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中科蓝海智能视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7/00 | 分类号: | G06T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华奇信诺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328 | 代理人: | 范亮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松***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尺寸信息 图像 二值化处理 高反光 检测 采集 视觉检测技术 可读取数据 显示器界面 检测算法 判断结果 缺陷位置 算法运算 图像采集 信息输出 圆形检测 整体步骤 作业效率 斑点 显示器 运算 简易 转换 | ||
1.圆形高反光工件的检测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对工件(1)进行图像采集;
步骤2:将采集的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
步骤3:对二值化处理后的图像进行斑点检测算法运算和圆形检测算法运算,识别工件(1)有无缺陷以及工件(1)上圆形尺寸信息;
步骤4:将工件(1)有无缺陷的判断结果与识别的圆形尺寸信息转换可读取数据信息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形高反光工件的检测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使用同轴光源(2)辅助完成图像采集,该同轴光源(2)包括箱体(21)、贯穿箱体(21)设置的拍摄孔道(22)、从箱体(21)一侧的内角向上延伸穿过拍摄孔道(22)抵接箱体(21)内上壁的折射镜(23)和装设于箱体(21)内壁的发光灯组(2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形高反光工件的检测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使用80至200万像素的工业相机(3)搭配16至35毫米的定焦镜头(4)进行图像采集,该定焦镜头(4)与工件(1)之间的竖直间隔距离为200至350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形高反光工件的检测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使用130万像素的工业相机(3)搭配25毫米的定焦镜头(4)进行图像采集,该定焦镜头(4)与工件(1)之间的竖直间隔距离为232毫米。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圆形高反光工件的检测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1)的下侧面与工件(1)之间的竖直间隔距离为60至150毫米。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圆形高反光工件的检测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1)的下侧面与工件(1)之间的竖直间隔距离为90毫米。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圆形高反光工件的检测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1)的外侧壁连接有调节稳固臂(25)和驱动调节稳固臂(25)水平运动的第一驱动装置(26)。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圆形高反光工件的检测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业相机(3)连接有驱动其左右运动的第二驱动装置(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中科蓝海智能视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中科蓝海智能视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0150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并行计算的像素筛查方法
- 下一篇:零件缺陷及圆弧厚度检测识别方法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