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直升机电子自卫元器件安装支架和直升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01677.7 | 申请日: | 2019-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651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刘皓铭;冯北平;宋术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恒铭达航空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D47/00 | 分类号: | B64D47/00;B64D45/0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0 | 代理人: | 王闯;葛莉华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经济开发区智慧路1号清华创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壳体 固定部 排水管 直升机 元器件安装支架 自卫 切削口 直升机机身 安装支架 发射信号 方向延伸 飞行过程 壳体倾斜 连通壳体 内部方向 探测死角 弯曲形状 轴线方向 出水端 元器件 机身 拟合 收缩 雨水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升机电子自卫元器件安装支架和直升机。直升机电子自卫元器件安装支架包括壳体。壳体的一端向远离壳体的方向延伸形成第一固定部,第一固定部呈和直升机机身拟合的弯曲形状。壳体的另一端向壳体的内部方向收缩形成第二固定部,第二固定部用于固定连接电子元件和壳体。壳体倾斜设置且和水平方向形成0‑20°夹角、和机身的轴线方向形成40‑50°夹角。壳体靠近第一固定部位置设置有排水管,排水管连通壳体的内部,排水管的出水端形成朝向第一固定部的切削口。本案扩大了电子元件发射信号的角度,减少了探测死角,进而提高了直升机的安全性。切削口结构也减少了飞行过程中雨水从排水管进入安装支架的几率,提高了电子自卫元器件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与飞机配合或装到飞机上的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直升机电子自卫元器件安装支架和直升机。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雷达、羽烟报警器等电子自卫元器件一般采用内埋式的方式安装在机身上,实现对机身外部环境的侦测。
但是由于直升机机身的阻挡,以及电子元件本身侦测的死角,严重影响了电子元件侦测信号的覆盖广度,造成较大的侦测死角,给直升机的安全性带来极大的威胁。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直升机电子自卫元器件安装支架,包括壳体,
所述壳体的一端向远离所述壳体的方向延伸形成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呈和直升机机身拟合的弯曲形状,所述第一固定部用于固定连接所述壳体和直升机机身,
所述壳体的另一端向所述壳体的内部方向收缩形成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用于固定连接电子元件和所述壳体,
所述壳体倾斜设置且和水平方向形成0-20°夹角、和机身的轴线方向形成40-50°夹角,
所述壳体靠近所述第一固定部位置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连通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排水管的出水端形成朝向所述第一固定部的切削口。
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直升机电子自卫元器件安装支架凸出机身表面安装,电子自卫元器件可通过安装支架稳定固定在直升机的机身上,同时,伸出第二固定部进行侦测,减少机身本身对侦测信号的影响,极大拓宽了电子自卫元器件侦测的范围,减少了自卫探测死角,进而提高了直升机的安全性。此外,排水管的切削口朝向第一固定部,既不影响安装支架内部的雨水排出,又减少了直升机飞行过程中雨水通过排水管进入安装支架的几率,为电子自卫元器件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环境,提高了电子自卫元器件工作的稳定性。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倾斜设置且和水平方向形成15°夹角。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排水管的出水端向所述第一固定孔方向倾斜。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固定部等宽。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固定部上开设有固定孔,螺钉穿设所述固定孔固定连接所述壳体和直升机机身。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固定部等宽。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固定部上开设有固定孔,螺钉穿设所述固定孔固定连接所述壳体和电子自卫元器件。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排水管底部连接有第三固定部,所述第三固定部上开设有固定孔,螺钉穿设所述固定孔固定连接所述排水管和所述壳体。
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直升机,包括机身和如上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直升机电子自卫元器件安装支架,所述直升机电子自卫元器件安装支架安装在所述机身的前部和后部和水平方向呈0-20°夹角、和机身的轴线方向形成40-50°夹角的位置。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恒铭达航空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恒铭达航空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016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