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02261.7 | 申请日: | 2019-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466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陈其聪;陈军;孙万付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军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6 | 分类号: | A61K36/9066;A61K9/48;A61P9/00;A61P9/10;A61P7/02;A61P9/12;A61P3/06;A61K35/36;A61K35/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8030 河南省鹤壁市淇***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心脑血管疾病 破碎机 穿山甲 混合制成胶囊 沉香 桃仁 乌药 无毒副作用 药物稳定性 当归 包装入库 清水洗净 药物成份 制备工艺 川楝子 五灵脂 益母草 赤芍 川芎 甘草 目筛 起效 三棱 筛滤 晒干 郁金 莪术 治疗 装入 胶囊 配制 复发 破碎 中药材 红花 药材 人群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该药物的组方为:当归8‑12g、川芎8‑12g、赤芍8‑12g、红花5‑9g、桃仁8‑12g、穿山甲5‑9g、五灵脂8‑12g、益母草13‑17g、川楝子13‑17g、沉香5‑9g、郁金8‑12g、三棱5‑9g、莪术8‑12g、乌药8‑12g、甘草5‑9g;其制备工艺为:将上述药物用清水洗净晒干,在破碎机内破碎后,通过180目筛筛滤后,装入胶囊后包装入库。本发明由于采用了多种中药材配制而成,在不破坏药材原有有效成分的基础上加以混合制成胶囊,其制品内含多种药物成份,起效快、服用人群广、药物稳定性好、疗效显著,且愈后无复发,无毒副作用,解除了患者的后顾之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成药制剂,具体是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但饮食结构搭配不合理,高脂肪食物摄入偏多,人群中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居高不下,并有年轻化的趋势。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血管疾病以及脑血管疾病的一种统称,其症状也分为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常见症状有心悸、气短,患者可能会出现短暂性呼吸,并且有可能会在夜间发生阵发性的呼吸困难,而且有很多患者在胸骨后会有压迫性或者紧缩性的疼痛,在疼痛的同时有可能会出现胸闷不适的症状。防治心脑血管病已成为医学界的重要课题,迄今为止,治疗心脑血管病的技术药物较多,有些西药物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疗程长,需长期服用才能稳定血脂、血压水平,且还有一定毒副作用。中药中还没有出现效果令人满意的制剂,人们习惯每年输两个疗程的活血化瘀的药物来维持,但是疗效不太理想,老患者治不好,新患者又层出不穷,每年会有很多患者致残或者丧生,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具有益气补肾,活血化痰,理气泻浊及降脂功能,采用多种中药材配制而成,在不破坏药材原有有效成分的基础上加以混合制成胶囊,制品内含多种药物成份,起效快、服用人群广、药物稳定性好、疗效显著,且愈后无复发,无毒副作用的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的组方为:当归8-12g、川芎8-12g、赤芍8-12g、红花5-9g、桃仁8-12g、穿山甲5-9g、五灵脂8-12g、益母草13-17g、川楝子13-17g、沉香5-9g、郁金8-12g、三棱5-9g、莪术8-12g、乌药8-12g、甘草5-9g;其制备工艺为:将上述药物放入药锅,最后制成胶囊包装,冷藏入库。
中医理论认为,血液运行于血脉之中,循环不止,周流不息。《寿世保元》说:“气为血之帅,气郁日久及血。气有一息不运,则血有一息不行”。所以血瘀证不可避免地牵涉到气,可因气虚或气滞导致气不行血,形成心脑血管疾病,而心脑血管疾病则是脾虚痰湿、肝肾亏虚、气滞血瘀长期慢性消耗性疾病,是五脏六腑不平衡的外在表现。心血管疾病,根源在于血液质量不纯净,血液中含有过多的“垃圾”,如胆固醇、甘油三酯等,致使血液黏稠,血液中的“垃圾”使血液不能很好的循环,部分沉着黏附于血管壁上,使心血管壁腔变窄,血液循环供应发生障碍,因而造成心脏心肌供血不足,出现各种心脏不适症状,形成常说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还容易并发多种疾病,如高血脂、高血压等。综合心脑血管疾病临床常见症状,根据其发病机理,临证治疗应以益气,活血、行气之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军,未经陈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0226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