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快速拆装井盖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02514.0 | 申请日: | 2019-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105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俞太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市泉铸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14 | 分类号: | E02D29/14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潭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1 | 代理人: | 谢世玉 |
地址: | 362312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井盖 连接件 压制 井盖座 工位 锁固结构 第二翼 第一翼 快速拆装 通槽 可快速拆装 横向推动 使用寿命 底面 顶面 竖直 生产工艺 生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拆装井盖,包括井盖、井盖座、及多个连接井盖和井盖座的锁固结构;锁固结构具有设置于井盖上的第一通槽和第一翼片、设置于井盖座上的第二通槽和第二翼片、及连接件;连接件具有卡置于第一翼片顶面的上压制部、卡置于第二翼片底面的下压制部和连接上压制部和下压制部的连接部;连接件具有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第一工位为连接件竖直插入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二工位为连接件横向推动且连接件的上压制部卡置于第一翼片顶面和下压制部卡置于第二翼片底面;借助上述结构,本发明井盖不仅可快速拆装,同时井盖和井盖座之间的锁固结构强度高、使用寿命更高,且生产工艺简单、更方便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井盖,尤其是指一种快速拆装井盖。
背景技术
井盖,用于遮盖道路或家中深井,防止人或者物体坠落。包括有井盖和井盖座,盖井座通过水泥浆固定于井口上,井盖通过锁固结构固定于井盖座上;针对井盖和井盖座两者锁固结构问题,研发了如2017年02月22日公开的专利文献CN106436769A,其涉及一种结构强度高的井盖;其中井盖和井盖座之间通过工型连接件锁固,所述井盖上成型有第一方形通孔部、井盖座上成型有第二方形通孔部;所述第一方形通孔部的相对两内壁上分别成型有具有间距的第一翼片,两所述第一翼片的至少一端部在第一方形通孔部内形成第一通槽,两所述第一翼片之间的间距形成与第一通槽连通的第一通道;所述第二方形通孔部对应两所述第一翼片成型有两第二翼片,两所述第二翼片的至少一端部在第二方形通孔部内形成第二通槽,且两所述第二翼片之间的间距形成与第二通槽连通的第二通道;所述工型连接件具有卡扣于第一翼片上方的第一横向部、卡扣于第二翼片下方的第二横向部及连接第一横向部和第二横向部且卡置于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内的第一竖向连接部;这种锁固结构方便将井盖和井盖座锁固在一起,然而,由于第一翼片、第二翼片单独与工型连接件之间的受力接触面积小,结构比较单薄,装配结构强度相对比较低,由于井盖组装在道路上,长时间经过车辆碾压振动,第一翼片、第二翼片受力振动容易断裂损坏;而且由于井盖和井盖座是铸造而成的,在生产过程中要在井盖和井盖座分别成型两第一翼片、两第二翼片,生产工艺非常繁琐,且生产精度也要很准确才能组装;还有,第一方形通孔部凸出于井盖底面,第二方形通孔部也下沉一供第一方形通孔部插置的沉槽,不仅增加井盖和井盖座的厚度,生产用料多、成本高;第一方形通孔部凸出于井盖底面不方便堆叠运输且运输过程容易损坏。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针对上述井盖结构设计上未臻完善所导致的诸多缺失及不便,而深入构思,且积极研究改良试做而开发设计出本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拆装井盖,该井盖不仅可快速拆装,同时井盖和井盖座之间的锁固结构强度高、使用寿命更高,且生产工艺简单、更方便生产。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快速拆装井盖,其包括有井盖、井盖座、及多个连接井盖和井盖座的锁固结构;所述锁固结构具有设置于井盖上的第一通槽和第一翼片、设置于井盖座上的第二通槽和第二翼片、及连接件;所述第一翼片一侧面与第一通槽一内侧面连接,所述第一翼片对应另一侧面与第一通槽的对应另一内侧面形成供连接件竖直插入的第一通道;所述第二翼片一侧面与第二通槽一内侧面连接,所述第二翼片对应另一侧面与第二通槽的对应另一内侧面形成供连接件竖直插入的第二通道;所述连接件具有卡置于第一翼片顶面的上压制部、卡置于第二翼片底面的下压制部和连接上压制部和下压制部的连接部;所述连接件具有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所述第一工位为连接件竖直插入第一通道、第二通道,所述第二工位为连接件横向推动且所述连接件的上压制部卡置于第一翼片顶面和下压制部卡置于第二翼片底面。
所述连接件为C型连接件。
所述上压制部和下压制部分别与所述连接部之间的夹角小于或等于90°。
所述上压制部和下压制部在远离连接部一端形成喇叭开口。
所述第一翼片和第二翼片之间具有间距,所述连接件具有插置于间距内的间隔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市泉铸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市泉铸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025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跌落井盖结构
- 下一篇:地下室外墙后浇带处挡墙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