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蛏子养殖中的自动放盐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02521.0 | 申请日: | 2016-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735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林方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敏 |
主分类号: | A01K61/54 | 分类号: | A01K61/54;A01K8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8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巢穴 调位气缸 机身 稳杆 水产养殖领域 出盐装置 传动装置 软管 储盐仓 聚集区 养殖 滑座 省时 省力 捕获 跳出 主管 | ||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蛏子养殖中的自动放盐装置,包括机身、传动装置和放盐主体;放盐主体位于机身中部;放盐主体包括储盐仓、调动装置和送盐装置;调动装置包括前后稳杆、左右稳杆、上下调位气缸、左右调位气缸和前后调位气缸;送盐装置包括送盐滑座、送盐主管、送盐软管和出盐装置。本发明能够实现对蛏子聚集区中蛏子巢穴的自动放盐,以使得后续蛏子从巢穴中跳出,从而便于对蛏子的捕获,本发明代替了人工对蛏子巢穴进行自动放盐,省时省力,减轻了捕蛏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效率,实用性强。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6109403416、名称为:一种水产养殖用蛏子自动放盐装置、申请日为2016年10月25日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蛏子养殖中的自动放盐装置。
背景技术
蛏子,学名缢蛏,别名“小人仙”属软体动物,是双壳纲帘蛤目贝类动物,生活在海洋之中,为常见的海鲜食材。贝壳脆而薄呈长扁方型,自壳顶到腹缘,有一道斜行的凹沟,故名缢蛏。
进入深秋,海域的蛏子将逐渐多起来,每天落潮时,常常都有众多的捕蛏人在沙滩上捕捉蛏子。他们一般采取两种方式捉蛏子,一种是先用石碾子将沙压实,发现蛏子窝后往里面撒盐,蛏子就被呛得探出头来,捕蛏人眼疾手快一把将其揪出放在篮子里;另一种是直接用铲子将表层沙子铲开,看到蛏子窝后再用盐呛,好手每潮捉八九斤蛏子。
蛏子的习性不同于蛤蜊,它们一般愿意呆在海水刚刚退去的区域,抓蛏步骤为:靠经验发现蛏子比较多的区域,然后将携带的石碾子放在沙滩上,用绳子拉着石碾子在这个区域转了几圈。被压过的地方平整了许多,有好几个地方,都有什么东西在不停地向外吐水,这些向外吐水的就是蛏子,将沙土压实以后,它们在里面感觉憋屈,就会这样了,接着,用一个小木勺从拴在篮子上的瓶子里掏出一点盐,迅速撒在蛏子吐水的地方;蛏子虽然生活在大海里,却特别怕咸,只要将一点盐撒进它的窝里,它就会被齁得受不了,就会用身子将盐水顶出来。这时,几只蛏子纷纷从沙里跳出,接着人工迅速用手捏过去,将蛏子完全抓住,然后塞进篮子里,从而完成对蛏子的捕获。蛏子向外弹的一霎那,速度非常快,只有富有经验的老手才能将它捉住。稍不留神,它就会缩进大约半米深的窝里,再想捉它就困难了。
上述步骤为现有的捕蛏方法,该方法费时费力,且捕获效率较低,并且要求人弯腰对蛏子巢穴内进行撒盐,长时间会造成抓蛏人员腰部酸痛,严重的还可能造成腰椎;所以,现急需一种能够在捕获蛏子时实现自动对蛏子巢穴内进行放盐的设备。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中所述的一种用于蛏子养殖中的自动放盐装置,其能够配合蛏子巢穴自动碾压设备和蛏子自动捕获设备共同作业,在蛏子巢穴自动碾压设备对蛏子巢穴进行碾压之后,本发明对蛏子巢穴进行自动放盐,蛏子跳出之后,蛏子捕获装置再将蛏子捕获;本发明能够代替人工对蛏子巢穴进行放盐,减轻了捉蛏人的工作强度。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蛏子养殖中的自动放盐装置,包括机身、传动装置和放盐主体;放盐主体位于机身中部;
机身包括顶板和一对扶手,一对扶手对称固连在顶板右端,本发明整体运动时,操作人员手握住一对扶手以调整本发明整体的运动方向;
顶板整体为扁平方形板,顶板上端面安装有PLC控制器,PLC控制器用于控制本发明中所有电动元件、气动元件与传感器的自动工作,顶板中部设置有长方形的滑孔;滑孔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有一对截面为正方形的一号稳杆滑槽,滑孔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一对截面为倒“T”形的二号稳杆滑槽,各二号稳杆滑槽前端贯穿顶板前端面,二号稳杆滑槽前端贯穿顶板前端面的设计是便于后续将左右稳杆滑入二号稳杆滑槽内;
传动装置为常规履带式行走机构,且传动装置安装在顶板下端,传动装置带动本发明整体向前运动。
放盐主体包括储盐仓、调动装置和送盐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敏,未经吴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025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仿天然产卵河流的鲑鱼类多生境人造产卵场
- 下一篇:一种稻虾共育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