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合成的气溶胶灭火剂的制备及应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03086.3 | 申请日: | 2019-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312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郑远攀;沈高峰;黄伟;陈慧;张亚丽;王月红;李继光;姚浩伟;李森;王泽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首盛消防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D1/00 | 分类号: | A62D1/00;A62D1/06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吴金姿 |
地址: | 362300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成 气溶胶 灭火剂 制备 应用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合成的气溶胶灭火剂,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分数,包括25份硝酸钾,50份硝酸锶,10份镁粉,2份乌洛托品,2份磷酸二氢钾,1份草酸按,2份尿素,10份酚醛树脂,2份焦磷酸钠,1‑2份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1‑2份改性椰棕燃烧粉。上述合成的气溶胶灭火剂的制备方法为:(1)将所有原料混合均匀得原料混合物,按照重量份,取原料混合物10份、硬脂酸0.05份,用2份丙酮溶液进行溶解;(2)改性后放入真空干燥器中,每6h取出搅拌一次,48h将物料取出;(3)压制成药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阻燃剂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微生物原料,配合其他环保原料合成的气溶胶灭火剂的制备及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气溶胶灭火剂是一种新型的灭火剂,具有环保、灭火快、效果持久、价格便宜、灭火范围广等优点,尤其是它的臭氧消耗潜在值(ODP)和温室效应潜能值(GWP)均很低,可常压贮存、工程造价低,近几年发展迅速。由于其设备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安装方便,特别适于小防护区、电缆沟、地下通道、吊顶夹层等场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气溶胶指的是悬浮于气体介质中、直径必须在1~0.5μm之间的一种液体或固体微粒物质。气溶胶灭火剂属于烟火药的一种,由氧化剂、还原剂及粘合剂构成,通过燃烧反应产生大量的灭火介质,均匀地分布在被保护空间,通过物理、化学的双重协同作用来熄灭火灾。其物理原理一般是气溶胶进入火焰后,由于胶体粒子非常小,比表面积非常大,所以极易从火焰中吸收热量而使温度升高,达到一定温度后固体微粒发生溶化、气化直至分解而吸收大量热量,液体微滴也同时吸热升温或气化。由于灭火气溶胶中固体微粒大多为1μm左右,因而具有良好的悬浮能力和绕障能力,扩散迅速,易于进入火焰区并渗透到火焰出现的各种地方(深部火灾),且有效保留时间长。任何火灾在较短时间内放出的热量都是有限的,而气溶胶中的固体颗粒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吸收火源所放出的一部分热量,使火焰的温度降低。
现在使用的气溶胶灭火剂仍然存在缺陷,如灭火气溶胶浓度高、相对效率低、价格昂贵以及对保护对象和人有腐蚀作用等,还不能完全替代哈龙系列产品。今后气溶胶灭火剂的研制与开发应综合考虑灭火效率、环保效应、使用安全方便、无毒无公害、价格低等几个方面的因素。现代气溶胶灭火技术的研究应主要放在新型气溶胶灭火剂、改性冷气溶胶灭火剂和复合型气溶胶灭火剂的研究上。其中应以改性冷气溶胶灭火剂和复合型气溶胶灭火剂的研究为主。
在S型热气溶胶灭火剂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高温固体微粒会对周围物体产生高温损伤,也可能引发二次燃烧,因此降低S型热气溶胶灭火剂的燃烧温度是非常重要的;此外,为了提高S型热气溶胶灭火剂的灭火效率,通常要在灭火剂中加入一定量的钾盐,但钾盐的引入会引起严重的腐蚀问题,而若不加钾盐,虽可避免腐蚀性问题,但灭火剂的灭火效率却不尽人意,因此在S型热气溶胶灭火剂的配方研究中,如何在灭火效率与腐蚀性这两个方面找到一个平衡点,也是至关重要的。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环保,高,腐蚀性低效的合成气溶胶灭火剂的制备及应用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气溶胶灭火剂存在不足之处,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环保,高效的合成气溶胶灭火剂的制备及应用方法。
热气溶胶灭火剂主要由氧化剂、还原剂、黏合剂及其他添加剂等成分组成。在选择热气溶胶生成剂的氧化剂和还原剂时,首先要考虑的是它们的潮解性和水化度。此外在选择还原剂时,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是还原剂经氧化还原反应后所产生的气体数量和种类。添加剂在热气溶胶生成剂的生产、储存和灭火性能中的作用也很重要。
一种合成的气溶胶灭火剂,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分数,包括25份硝酸钾,50份硝酸锶,10份镁粉,2份乌洛托品,2份磷酸二氢钾,1份草酸按,2份尿素,10份酚醛树脂,2份焦磷酸钠,1-2份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1-2份改性椰棕燃烧粉。
作为优选,所述镁粉选用200-300目。
作为优选,所述改性椰棕燃烧粉选用100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首盛消防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首盛消防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030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