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尾巨桉树皮乙醇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103148.0 申请日: 2019-02-01
公开(公告)号: CN109699689B 公开(公告)日: 2021-04-13
发明(设计)人: 李晶晶 申请(专利权)人: 桂林医学院
主分类号: A01N65/28 分类号: A01N65/28;A01P9/00
代理公司: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代理人: 杨立
地址: 541004 广西壮*** 国省代码: 广西;4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桉树 乙醇 提取物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尾巨桉树皮乙醇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杀螺剂技术领域。所述尾巨桉树皮乙醇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新鲜剥落的尾巨桉树皮,置于通风阴凉处阴干,粉碎,按料液比为1g:(15‑40)mL的比例,加入40%(v/v)‑95%(v/v)乙醇水溶液,超声波提取,抽滤后收集滤液,减压浓缩得到浸膏,再干燥、过筛后,即得到所述尾巨桉树皮乙醇提取物。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尾巨桉树皮乙醇提取物在用于制备杀螺剂中的应用。本发明是以尾巨桉树皮废物为原料提取制备的,来源于植物,毒性低,来源丰富,易采集,成本低,制备工艺简单,对环境安全无污染,有利于工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尾巨桉树皮乙醇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杀螺剂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福寿螺原产于南美洲,是一种严重危害农业生产及人类健康的世界性恶性外来入侵物种,也是我国环保部公布的首批入侵我国的16种“危害最大的外来物种”之一。福寿螺适应环境快、生存能力强、繁殖周期短,由于缺乏有效的竞争物种和天敌,迅速发展成为东南亚各国严重危害水稻生长的有害生物。在我国,受到福寿螺入侵灾害影响的,包括我国长江以南的十几个省区,给当地的水稻和水生作物种植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和生态灾害;同时,福寿螺还是能引起人类嗜酸性脑膜炎的广州管圆线虫的中间宿主,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

目前化学药剂是最主要的防治福寿螺措施,但存在很多局限性:(1)当前杀螺剂的选择极少。氯硝柳胺是1972年以来WHO唯一推荐使用的灭螺剂。目前我国登记用于防螺的药剂仅有杀螺胺类及四聚乙醛两种。(2)毒性大、易污染环境。氯硝柳胺对鱼类、蚌等水生生物毒性极大,致死浓度与杀螺浓度相近;百螺敌对泥鳅有剧毒;五氯酚钠对人体有致癌、生殖发育毒性和免疫毒性。(3)氯硝柳胺等化学药剂还存在易产生抗药性,价格昂贵等问题,使福寿螺防治始终是困扰人们的巨大难题。因此,寻找对环境安全、高效、低毒的天然源杀螺药物势在必行。

桉树属于桃金娘科Myrtaceae桉属Eucalyptus植物,是全球人工林的主要树种之一,主要用于木材加工和纸浆生产。广西是我国桉树种植面积最大的省,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Eucalyptus grandis)是广西目前主要种植的桉树树种。截止2015年,广西桉树人工林总面积近200万hm2,平均生产木材为2500万m3/年。桉树皮资源非常巨大,根据桉树皮产量为原木产量的11%计算,年产树皮275万m3;一个年生产力为5.0×105t的纸浆厂,每年将产生约1.0×105t的树皮废料。然而,目前桉树皮作为桉树加工业的主要剩余物,大部分被用作燃料焚烧或丢弃,非常缺乏桉树皮高价值的开发利用,这不但增加了环境负担,而且造成了树皮资源的过渡浪费。桉树皮是多种生物活性物质(三萜酸、酚类、黄酮和单萜等)的良好来源,目前国内外对桉树树皮生物活性研究主要集中在抗氧化和抑菌活性等方面,有关其杀螺活性研究极少有报道,尤其是尾巨桉树皮对福寿螺防治效果至今尚未见报道。因此,结合广西桉树种植优势,利用桉树皮废物开发低成本、高效、低毒的植物源杀螺剂,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尾巨桉树皮乙醇提取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是以尾巨桉树皮废物为原料提取制备的,来源于植物,毒性低,来源丰富,易采集,成本低,制备工艺简单,对环境安全无污染,有利于工业化生产,具有极大的开发潜力。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尾巨桉树皮乙醇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取新鲜剥落的尾巨桉树皮,置于通风阴凉处阴干,粉碎,按料液比为1g:(15-40)mL的比例,加入40%(v/v)-95%(v/v)乙醇水溶液,超声波提取,抽滤后收集滤液,减压浓缩得到浸膏,再干燥、过筛后,即得到所述尾巨桉树皮乙醇提取物。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阴干后的水分含量为5wt%。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医学院,未经桂林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031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