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光器件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04162.2 | 申请日: | 2019-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472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7 |
发明(设计)人: | 河村有毅;和田聪;林健人;大沢政明;神谷真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S5/022 | 分类号: | H01S5/02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杜诚;张维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传输构件 第二空间 第一空间 半导体激光元件 波长转换构件 发光器件 树脂构件 波长 分隔 穿过 隔离 传输 转换 吸收 交换 | ||
一种发光器件,包括:半导体激光元件,其被布置在第一空间;树脂构件,其被布置在第二空间;光传输构件,该光传输构件传输从半导体激光元件发出的光,光传输构件被包括在将第一空间与第二空间分隔开的壁上;以及波长转换构件,该波长转换构件吸收从半导体激光元件发出并穿过光传输构件的光并对光的波长进行转换。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相互隔离,使得在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之间不交换任何气体。
本申请基于2018年3月8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8-041506号,其全部内容在此并入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光器件。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
众所周知,在发光器件中,在中心具有光通过孔的壁被设置在包围半导体激光元件(激光二极管)的外壳中,并且通过壁将容纳半导体激光元件的空间和容纳波长转换构件的空间分隔开(见,例如JP 5083205B)。
JP 5083205 B中描述的发光器件具有高的光提取效率,因为由波长转换构件进行波长转换后的光的仅一小部分穿过光通过孔返回到容纳半导体激光元件的空间(返回光的量很小),而大多数被容纳波长转换构件的空间中形成的半球形光反射表面反射。
发明内容
JP 5083205 B的发光器件被构造成使得外壳(或包装)内部的空间相互连通。在这个器件中,如果在包装中布置或使用用于提高光提取效率的含有树脂的反射材料或者用于固定波长转换构件等的含有树脂的粘合剂,那么半导体激光元件的表面可能会受到从树脂材料蒸发的气体(例如,产生自硅树脂的硅氧烷气体)的污染,造成激光震荡问题。因此,在发光器件的外壳内布置含有树脂的构件时,发光器件可能存在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光器件,该发光器件光提取效率高并且防止由外壳内的树脂构件产生的气体造成的半导体激光元件的污染。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提供由以下[1]到[7]限定的发光器件。
[1]一种发光器件,包括:
半导体激光元件,其被布置在第一空间;
树脂构件,其被布置在第二空间;
光传输构件,该光传输构件传输从半导体激光元件发出的光,包括将第一空间与第二空间分隔开的壁内的光传输构件;以及
波长转换构件,该波长转换构件吸收从半导体激光元件发出的并穿过光传输元件的光并且对光的波长进行转换。
其中,壁和光传输构件将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是相互隔离,使得它们中间没有交换任何气体。
[2]根据[1]的发光器件,其中光传输构件包括玻璃。
[3]根据[1]或[2]的发光器件,其中壁包括光传输构件和支撑光传输构件的板形支撑构件,以及从半导体激光元件的高度位置到光传输构件的底部表面的高度位置的距离大于从半导体激光元件的高度位置到支撑构件的底表面的高度位置的距离。
[4]根据[3]的发光器件,其中光传输构件和支撑构件之间的接触表面是倾斜的,以致从第一空间向第二空间加宽。
[5]根据[1]到[4]的任一项的发光器件,其中树脂构件包括用于固定波长转换构件的粘合剂。
[6]根据[1]到[5]的任一项的发光器件,其中树脂构件包括在第二空间的内表面上形成的反射材料。
[7]根据[1]到[6]的任一项的发光器件,其中树脂构件包括硅基树脂。(本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提供一种光提取效率高并且防止由外壳内的树脂构件产生的气体造成的半导体激光元件的污染。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合成株式会社,未经丰田合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041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