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距骨分体式全踝假体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04178.3 | 申请日: | 2019-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745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武文;郝永强;戴尅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2/42 | 分类号: | A61F2/42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严晨;许亦琳 |
地址: | 20001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距骨 踝假体 分体式 关节 转动配合件 韧带 侧部件 假体周围骨折 手术操作空间 分体式设计 可拆卸连接 软组织破坏 安装方便 病患区域 假体放置 手术视野 医用器械 组织破坏 产业化 胫侧 显露 | ||
本发明涉及医用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距骨分体式全踝假体。本发明所提供的距骨分体式全踝假体包括胫距关节胫侧部件,还包括转动配合件,所述转动配合件包括可拆卸连接的跟距关节距侧部件和距舟关节距侧部件。本发明所提供的采用距骨分体式设计的全踝假体,其手术安装方便,解决了临床中由于踝部周围韧带较多、手术视野较小、病患区域无法充分显露、手术操作空间不足等情况引起的假体放置困难或安装不到位、手术中对周围软组织破坏大、甚至发生假体周围骨折等诸多问题,对距骨周围韧带及其他组织破坏小,能有效节省手术时间,具有良好的产业化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距骨分体式全踝假体。
背景技术
距骨是人体最大的不规则骨,其位于踝穴内,分别与胫骨远端关节面、跟骨前、中、后关节面和足舟骨形成胫距关节(踝关节)、距下关节和距舟关节,解剖结构相对复杂。对于全距骨的病变(包括距骨原发性肿瘤、无菌性坏死、距骨严重的粉碎性骨折脱等)患者,需要进行全踝置换。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距骨分体式全踝假体,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距骨分体式全踝假体,包括胫距关节胫侧部件,所述胫距关节胫侧部件包括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上设有胫骨远端接触面,所述胫骨远端接触面上设有第一插入件,所述第一支撑部上与胫骨远端接触面相对的一侧设有转动配合槽,还包括转动配合件,所述转动配合件可以至少部分地包容于转动配合槽中,所述转动配合件包括可拆卸连接的跟距关节距侧部件和距舟关节距侧部件,所述跟距关节距侧部件的非包容部分还设有跟骨接触面,所述跟骨接触面上设有第二插入件,所述距舟关节距侧部件的非包容部分还设有足舟骨接触面,所述足舟骨接触面上设有的第三插入件。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胫骨远端接触面为平面,所述胫骨远端接触面为粗糙表面,所述胫骨远端接触面的表面为多孔涂层,胫骨远端接触面的表面的多孔涂层的厚度为1.5~2mm,孔径为600~800μm,孔隙率为70~80%。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跟骨接触面为平面,所述跟骨接触面为粗糙表面,所述跟骨接触面的表面为多孔涂层,跟骨接触面的表面的多孔涂层的厚度为1.5~2mm,孔径为600~800μm,孔隙率为70~80%。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足舟骨接触面为平面,所述足舟骨接触面为粗糙表面,所述足舟骨接触面的表面为多孔涂层,足舟骨接触面的表面的多孔涂层的厚度为1.5~2mm,孔径为600~800μm,孔隙率为70~80%。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胫骨远端接触面与跟骨接触面之间的夹角为20~55°。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胫骨远端接触面与足舟骨接触面之间的夹角为22.5~57.5°。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跟骨接触面与足舟骨接触面之间的夹角为90~120°。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转动配合槽为底面为圆角的矩形槽,所述转动配合件的包容部的形状与转动配合槽相配合。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插入件上设有第一固定通孔。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插入件上设有第二固定通孔。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插入件上设有第三固定通孔。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转动配合件的转动角度≤35°。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转动配合件的转动面与胫骨远端接触面之间的夹角为85~90°。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跟距关节距侧部件和距舟关节距侧部件之间为过盈配合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未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0417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