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通量藻类培养及测试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05013.8 | 申请日: | 2019-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682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学治;沙君;刘青玲;肖敬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M1/00 | 分类号: | C12M1/00;C12M1/36;C12M1/34;C12M1/26;C12M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刘依云;乔雪微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通量 藻类培养 分析检测装置 自动化 调控培养条件 藻类培养系统 藻类培养装置 测试 参数反馈 调节装置 反馈控制 快速自动 培养条件 取样分析 取样检测 取样装置 样品输送 自动取样 智能化 藻类 微生物 检测 分析 | ||
1.一种高通量藻类培养及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在高通量藻类培养及测试系统中进行,所述高通量藻类培养及测试系统包括高通量藻类培养装置(A)、自动化取样装置(B)、分析检测装置(C)和培养参数反馈调节装置(D),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所述高通量藻类培养装置(A)中培养藻类;
(S2)所述自动化取样装置(B)从高通量藻类培养系统(A)中自动取样并将取得的样品输送到所述分析检测装置(C)并进行检测;
(S3)根据对步骤(S2)所述分析检测装置(C)的测试结果,通过培养参数反馈调节装置(D)调控培养条件;
其中,所述自动化取样装置(B)包括探针式取样模块,所述探针式取样模块包括位移平台(1),在所述位移平台(1)上设置有与水平相垂直的螺杆式导轨(2),以及沿着所述螺杆式导轨(2)移动的第一步进电机(3),所述第一步进电机(3)与探针(4)相连接,且所述探针(4)置于所述螺杆式导轨(2)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位移平台(1)与水平相垂直设置;优选地,所述探针(4)与水平相垂直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位移平台(1)还设置有进样泵(5);优选地,所述进样泵(5)通过软管(6)与所述探针(4)相连接;更优选地,所述进样泵(5)上设置有单向阀(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探针式取样模块还包括定位皮带(III)以及与其平行配置的上支撑杆(I)和下支撑杆(II);
优选地,所述定位皮带(III)设置于所述上支撑杆(I)和所述下支撑杆(II)之间;更优选地,所述定位皮带(III)、所述上支撑杆(I)和所述下支撑杆(II)平行地固定在至少两个固定杆上;
优选地,所述定位皮带(III)通过皮带轮(9)固定在所述固定杆上;优选地,所述定位皮带(III)为带有齿槽结构的皮带。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探针式取样模块还包括第二步进电机(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步进电机(8)通过齿轮与所述位移平台(1)相连接,且所述齿轮与所述定位皮带(III)上的齿槽结构相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高通量藻类培养系统(A)包括光生物反应器阵列(10)以及光源、供气及营养盐调节系统(11);所述光源、供气及营养盐调节系统(11)上设置有CO2流路控制系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高通量藻类培养装置(A)还包括清洗管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光生物反应器阵列(10)与所述探针(4)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分析检测装置(C)包括pH检测模块(14)、OD值检测模块(15)、样品稀释模块(16)、藻细胞计数模块(1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0501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物样本处理装置及其生物样本处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多孔板辅助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