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安全生命周期的输油气管道站场设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05029.9 | 申请日: | 2019-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976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聂中文;王永吉;于永志;黄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设计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11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96 | 代理人: | 王程远;胡玉章 |
地址: | 1001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安全 生命周期 输油 管道 设计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安全生命周期的输油气管道站场设计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1、根据项目类型收集项目设计所需的基础资料;步骤2、设计输油气管道站场的工艺流程、辅助流程以及辅助设施;步骤3、进行输油气管道站场危险分析和风险评估工作;步骤4、根据评估结果以及运行过程中提出的风险点,分析其对应保护层的分析工作并提出对应改进方案;步骤5、根据输油气管道站场工艺及辅助设施的要求,编制输油气管道站场的设计技术要求文件和采购文件;步骤6、利用Markov方法进行仿真计算,并根据验证计算结果形成输油气管道站场SIL验证报告;步骤7、编制整个输油气管道站场的设计文件,将安全要求以及SIL验证给出的改进方案纳入维修、维护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油气管道站场设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安全生命周期的输油气管道站场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输油气管道在大管径、高压力、网络化方向上取得了长足性发展和持续性进步,截至2017年末,国内油气长输管道总里程累计约为13.31万公里。在骨干管网日趋完善的同时,早期建设输油气管道也逐步迈入设备失效高发;与此同时,为了满足资源调控和管网运行优化的要求,部分已建站场实施了升级改造工程,站场功能复杂性和管道运行安全性协调发展的需求日趋强烈。
而目前输油气管道站场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无法将工程建设期、管道运行期以及管道维修维护期进行统一规划设计,总是会使各个时期的建设或维修工作产生相互影响或互相矛盾,无法确保输油气管道站场在其全生命周期的工作安全稳定运行。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安全生命周期的输油气管道站场设计方法,确保在工程建设期、管道运行期和管道维修维护期所有设计工作能够统一稳定运行。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安全生命周期的输油气管道站场设计方法,该方法包括:
步骤1、根据项目类型收集项目设计所需的基础资料;
步骤2、根据所述步骤1中基础资料的要求,设计输油气管道站场的工艺流程、辅助流程以及辅助设施;
步骤3、根据所述步骤2中的设计文件,进行输油气管道站场危险分析和风险评估工作;
步骤4、根据所述步骤3中的评估结果以及运行过程中提出的风险点,分析其对应保护层的分析工作并提出对应改进方案;
步骤5、根据输油气管道站场工艺及辅助设施的要求,编制输油气管道站场的设计技术要求文件和采购文件;
步骤6、根据所述步骤4中保护层分析的定级结果,利用Markov方法进行仿真计算,并根据验证计算结果形成输油气管道站场SIL验证报告;
步骤7、编制整个输油气管道站场的设计文件,将安全要求以及SIL验证给出的改进方案纳入维修、维护要求。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1中的项目类型包括:新建项目、改建项目以及扩建项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3中危险分析和风险评估的内容包括:所有残余风险大于I级的场景和所有后果大于4级的场景。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4中保护层的分析工作内容为分析过程中制定的假设条件。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4中的改进方案实施后应确保残余风险处于可容忍范围之内。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6中输油气管道站场SIL验证报告的内容包括:验证过程中制定的假设条件和计算输入条件;以及为满足验证回路SIL给出的改进方案。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7中设计文件的内容包括:检验测试覆盖率规定的可检测项;在运行联锁回路平均维修时间;系统故障修复时间以及采取的安全措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设计分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设计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050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