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半自动绕线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05158.8 | 申请日: | 2019-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861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黄安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大莞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41/082 | 分类号: | H01F41/08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523648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凸轮机构 半自动绕线机 固定机构 拉线机构 脚踏 拉线 绕线 线体 驱动 产品品质 固定原料 机械拉线 降低生产 控制信号 引线机构 传统的 精准度 控制脚 人工的 装设 缠绕 传递 生产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半自动绕线机,包括机架、装设于机架且用于固定原料的固定机构、用于拉动线体绕设在所述原料上的拉线机构、用于接收信号的脚踏凸轮机构及用于接收脚踏凸轮机构的信号并驱动引线机构运动的控制机构。本发明通过固定机构对原料进行固定,控制脚踏凸轮机构发出控制信号传递给控制机构,控制机构驱动拉线机构进行拉线操作,能够有效且快速的将线体缠绕在原料上,本发明采用机械拉线代替传统的人工的拉线,能够有效提高绕线的效率及产品品质,也能提高绕线的精准度,从而降低生产生产,简单便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自动绕线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半自动绕线机。
背景技术
现在小内径、粗铜线磁环绕线的传统加工工艺都是用手工来作业。传统工艺加工过程,工人操作需要手动转动磁环,脚踩踏拉钩,劳动强度很大,若线径超过3mm的两条以上铜线,人力根本拉不动。而且工人一个磁环绕线后还要后续整理线圈且绕线后产品尺寸偏大,不符合尺寸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半自动绕线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半自动绕线机,包括机架、装设于机架且用于固定原料的固定机构、用于拉动线体绕设在所述原料上的拉线机构、用于接收信号的脚踏凸轮机构及用于接收脚踏凸轮机构的信号并驱动引线机构运动的控制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脚踏凸轮机构包括支撑组件、装设于支撑组件上的编码器及与编码器连接且用于带动编码器转动的旋转组件,所述编码器与控制机构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用于固定装设于所述编码器的编码器固定座及用于支撑固定旋转组件的脚踏轴座。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组件包括通过轴承穿设于所述脚踏轴座及编码器固定座的脚踏轴及装设于脚踏轴且用于带动脚踏轴转动的脚踏板;所述脚踏轴的一端与编码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拉线机构包括用于拉线的拉线组件、用于带动拉线组件定向移动的导向组件及用于驱动导向组件运动的动力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拉线组件包括设有卡口的拉线杆及用于固定装设所述拉线杆的拉线座;所述拉线座设有用于容置所述拉线杆的拉线容置腔。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导轨及装设于导轨上的滑块;所述拉线座固定连接于所述滑块;所述滑块与拉线座连接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轴,所述拉线座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轴配合使用以固定拉线座的第一连接孔;所述导轨的两端设有限定所述滑块位置的限位部。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组件包括拉线动力件及一端与所述滑块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拉线动力件输出端连接的曲轴连杆;所述曲轴连杆与拉线动力件之间还设有减速箱;所述滑块与曲轴连杆连接的一侧设有第二连接轴,所述曲轴连杆与滑块连接的一端设有供所述第二连接轴轴设的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轴通过轴承连接于第二连接孔。
进一步地,所述机架设有工作台,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装设于所述工作台的第一夹持组件及多个与第一夹持组件配合使用的第二夹持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包括用于固定原料的第一固定辊、用于装设于第一固定辊的第一旋转臂及与第一旋转臂远离第一固定辊的一端连接的第一旋转座及用于带动第一旋转臂绕第一旋转座旋转的第一旋转动力件;所述第二夹持组件包括用于固定原料的第二固定辊、用于装设于第二固定辊的第二旋转臂及与第二旋转臂远离第二固定辊的一端连接的第二旋转座及用于带动第二旋转臂绕第二旋转座旋转的第二旋转动力件;所述第二旋转动力件与第二旋转臂之间设有齿轮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固定机构对原料进行固定,控制脚踏凸轮机构发出控制信号传递给控制机构,控制机构驱动拉线机构进行拉线操作,能够有效且快速的将线体缠绕在原料上,本发明采用机械拉线代替传统的人工的拉线,能够有效提高绕线的效率及产品品质,也能提高绕线的精准度,从而降低生产生产,简单便捷。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大莞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大莞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0515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贴片电感自动生产线
- 下一篇:电容分压互感器、低压电容结构及其外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