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货柜产线扫描校验的方法及校验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05704.8 | 申请日: | 2019-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192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发明(设计)人: | 王希芝;浦海蓓 | 申请(专利权)人: | 运鼎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和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6 | 代理人: | 郝文博 |
地址: | 100015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货柜 扫描 校验 方法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货柜产线扫描校验方法,包括:在生成阶段,扫描录入整机SN和零部件SN;在出库阶段,校验录入的整机SN和零部件SN是否漏码或重码;以及如果校验通过,则将录入的整机SN和零部件SN上传至IOT系统。本发明在录入阶段,增加识别SN功能,能够识别SN是否符合录入要求,节省人工识别时间,提高了准确率;并且增加校验阶段,设备出库前,通过扫描整机SN校验关联的零部件SN是否有重码和漏码错误,能够实时确认货柜的下线数量,提高了检测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设备生产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智能货柜产线扫描校验的方法及校验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时代技术进步,制造企业对车间生产设备的信息化管理也越来越精确。比如,每一件设备和零部件都有一个独一无二的产品序列号(Serial Number,SN),在出库前,录入每一件零部件的SN码和整机SN码,通过查询SN码,能够了解设备或者零部件的生产时间和批次,方便追踪和管理产品。
但是有的传统的机械设备整机组装厂缺乏条码追溯管理系统,即使有条码追溯管理系统,也严重依赖人工记录,效率低,出错率高;并且在录入SN码环节,缺乏校验机制,有可能会出现漏码和错码的错误,目前这种错误暂时无法避免。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智能货柜产线扫描校验方法,包括:在生成阶段,扫描录入整机SN和零部件SN;在出库阶段,校验录入的整机SN和零部件SN是否漏码或重码;以及如果校验通过,则将录入的整机SN和零部件SN上传至IOT系统。
如上所述的方法,其中零部件SN包括工控机SN、读写器SN、UPS电源SN、电插锁SN、摄像头SN、显示器SN、压缩机SN中的一种或多种。
如上所述的方法,其中扫描录入整机SN和零部件SN时,验证整机SN和零部件SN中一种或多种的位长。
如上所述的方法,其中扫描录入整机SN和零部件SN时,验证整机SN和零部件SN中一种或多种的固定标志位。
如上所述的方法,其中校验录入的整机SN和零部件SN是否漏码包括:扫描整机SN;获得与整机SN关联的零部件SN;以及检查是否未录入一个或多个零部件SN。
如上所述的方法,所述未录入情况包括:未录入整机SN、未录入零部件SN,未录入整机SN和零部件SN中的一种或多种。
如上所述的方法,其中校验录入的整机SN和零部件SN是否重码,包括:扫描整机SN;获得与整机关联的零部件SN;以及比较录入的整机SN和零部件SN与系统中历史整机SN和历史零部件SN是否相同。
如上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响应于校验成功,基于整机SN及与所述整机SN关联的零部件SN生成硬件验证码。
如上所述的方法,在录入零部件SN之前,对相应的零部件进行质量检验测试。
如上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在生成阶段扫描录入并在出库阶段校验零部件的以下一种或多种信息:MAC、IMEI、设备型号。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出一种智能货柜产线扫描校验设备,包括:扫描装置,其用于扫描整机SN;处理器,其用于校验与来自扫描装置的整机SN关联的零部件SN与在生产阶段扫描录入的零部件SN;以及通信接口,其用于响应于校验通过,将录入的整机SN和零部件SN上传至IOT系统。
本发明在录入阶段,增加识别SN功能,能够识别SN是否符合录入要求,节省人工识别时间,提高了准确率;并且增加校验阶段,设备出库前,通过扫描整机SN校验关联的零部件SN是否有重码和漏码错误,能够实时确认货柜的下线数量,提高了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运鼎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经运鼎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057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