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解液导流装置及蓄电池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05904.3 | 申请日: | 2019-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166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许宝云;史俊雷;钟如荣;汪展;周珊珊;徐建刚;夏诗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骆驼集团蓄电池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38 | 分类号: | H01M2/38;H01M10/1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毕翔宇 |
地址: | 441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解液 接液部 导流装置 电池槽 敞口凹槽 导流部 蓄电池 第一侧壁 出液口 低比重 进液口 底壁 蓄电池技术领域 电池使用寿命 电解液出液口 密度分层 敞口端 高比重 加减速 伸入 颠簸 上层 路段 汽车 | ||
1.一种电解液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液部和导流部;
所述接液部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底壁,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底壁能够围设成一敞口凹槽;所述敞口凹槽的上部敞口端为电解液进液口;
所述第一侧壁能够与电池槽内壁相贴合;所述底壁向下倾斜并与水平面呈一定角度;所述底壁与所述第一侧壁形成接液部出液口;
所述导流部的一端与所述接液部出液口相连通,所述导流部的另一端为电解液出液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液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液部还包括隔板,所述隔板位于所述敞口凹槽内;
所述隔板的一端固定设置于第二侧壁上,所述隔板向下倾斜并与水平面呈一定角度;所述隔板的另一端向所述第一侧壁的方向延伸,并与所述第一侧壁形成漏液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解液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隔板沿竖直方向间隔分布,并交替固定设置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液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部为条形管道,所述条形管道的一端与所述接液部出液口相连通,所述条形管道的另一端为所述电解液出液口,所述电解液出液口朝下并与水平方向呈一定倾斜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液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部为条形凹槽,所述条形凹槽的一端与所述接液部出液口相连通;所述条形凹槽能够与所述电池槽内壁相扣合,并围设成导流空间;所述条形凹槽的另一端为所述电解液出液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解液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部包括导流部下底壁;所述导流部下底壁向下倾斜并与水平面呈一定的倾斜角度,所述导流部下底壁上开设有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解液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通孔间隔分布于所述导流部下底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液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部还包括导流筋;
所述导流筋沿所述导流部的长度方向设置于所述导流部的内壁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解液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筋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导流筋间隔分布。
10.一种蓄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电解液导流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骆驼集团蓄电池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骆驼集团蓄电池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0590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电子设备及电池组
- 下一篇:一种无需胶液的锂离子水性负极浆料制备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