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网飞爪装置组合体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06193.1 | 申请日: | 2019-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776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张青斌;陈青全;高庆玉;张国斌;邹文;丰志伟;葛健全;高峰;王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G4/00 | 分类号: | B64G4/00 |
代理公司: | 长沙国科天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3225 | 代理人: | 邱轶 |
地址: | 41007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网飞爪 装置 组合 | ||
一种网飞爪装置组合体,包括抓捕网,抓铺网的几何中心设置有质量块,质量块与系留绳相连接,系留绳用于与航天器上的系留平台连接;在抓捕网的外围均匀设置有多个网爪。本发明的抓捕原理是利用抓捕网和网爪的惯性,本发明网飞爪装置组合体发射出去后,抓捕网快速展开,抓捕网与目标碰撞后,抓捕网上的网爪进行回抱运动,网爪能够与绳网纠结完成目标的捕获。进一步本发明利用布袋原理,通过收口绳设计了收口结构。抓捕网具有网型控制功能,较大增加了绳网的有效捕获距离和有效捕获时间,使得捕获飞船与目标距离增大,从而降低了对捕获飞船的轨道机动能力要求。本发明能够针对非合作目标实现准确、可靠、高效的在轨捕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天器抓捕装置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用于非合作目标在轨捕获的网飞爪装置组合体。
背景技术
航天器的抓捕与在轨服务是当前国际空间领域关注的热点,如何安全、准确、快捷地抓捕空间目标是未来空间技术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
目前,空间机器人自主在轨捕获技术已通过飞行试验演示验证,然而这些飞行试验中的捕获对象都为合作目标,即安装有用于测量的特征标识和机械臂抓持或对接的装置。而空间碎片都可归为非合作目标,非合作目标具有自旋、章动和逃逸等运动特性,其空间相对位置和运动信息难以得到实时的测量反馈,因此捕获难度较大。针对非合作目标的在轨捕获,仍然是目前航天工程中尚未解决的关键技术瓶颈。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网飞爪装置组合体,其可用于0.1m-10m的空间碎片等非合作目标的捕获。为了实现平动目标的捕获,要求抓捕系统在工作过程中能够对较大的空间区域进行覆盖,抓捕网完全展开时的最小边长至少为最大捕获目标尺寸的1.5倍;为了实现逃逸非合作目标的捕获,要求抓捕网成型迅速,且系统在与目标连线方向的捕获距离较长;为了实现自旋非合作目标的捕获,要求系统与捕获目标碰撞后能够快速形成统一体,防止出现脱落等非预想现象,同时能够便于后续的消旋等控制行为。
为实现本发明的技术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网飞爪装置组合体,包括抓捕网,抓捕网的几何中心设置有质量块,质量块与系留绳相连接,系留绳用于与航天器上的系留平台连接;在抓捕网的外围均匀设置有多个网爪。本发明的抓捕原理是利用抓捕网和网爪的惯性,本发明网飞爪装置组合体发射出去后,抓捕网快速展开,抓捕网与目标碰撞后,抓捕网上的网爪进行回抱运动,网爪能够与绳网纠结(即网爪与绳网勾挂在一起)完成目标的捕获。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抓捕网为正多边形或者圆形的绳网,网爪通过牵引绳与抓捕网连接,牵引绳一端连接在抓捕网上,另一端连接网爪。对于是正多边形的抓捕网,在正多边形的抓捕网的各边角位置设置一个网爪即可。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抓捕网可以采用菱形网目的正方形绳网,这种抓捕网的绳网网目不是与边线对齐,而是与对角线对齐。该绳网拓扑结构可以保证在将绳网收成束状后,四条边线上的绳节点到达绳网中心点的距离相等,有利于绳网的折叠封贮和绳网的有序展开。抓捕网的牵引绳是由抓捕网对角线延伸出来而形成的,在抓捕网的四角分别对应设置一个网爪,网爪分别连接在两对角线的两端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061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弹簧推送锁紧的换向装置
- 下一篇:平台支撑抗温度变形自动定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