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风压预测的临近空间实时原位风速风向传感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06241.7 | 申请日: | 2019-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093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杜利东;赵湛;方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P5/14 | 分类号: | G01P5/14;G01P13/0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李坤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临近空间 迎风区 放大结构 出风区 壳体 风速风向传感器 差压检测器 差压检测 实时原位 出风 风压 测量 风速风向测量 中空管状 顶盖 风流体 壳体筒 相接处 压力差 圆筒状 中间段 预测 粗的 圆孔 风速 放大 迎风 风向 缓解 | ||
1.一种基于风压预测的临近空间实时原位风速风向传感器,包括:
壳体,圆筒状;
顶盖,设置于所述壳体上方;
n个差压放大结构,n≥3,用于风流体差压的放大,其呈中间细,两端粗的中空管状,分别沿所述壳体不同的横截面设置,其两端与壳体筒壁相接处设置有圆孔,所述差压放大结构包括迎风区、中间段、以及出风区;
迎风区差压检测器,通过差压检测管设置于所述迎风区,用于测量迎风区内的差压;
出风区差压检测器,通过差压检测管设置于所述出风区,用于测量出风区内的差压;再通过差压放大结构迎风区和出风区内压力差,计算出临近空间的风速和风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风压预测的临近空间实时原位风速风向传感器,任意相邻的两个差压放大结构所处壳体横截面之间的垂直距离大于圆孔直径,所有所述圆孔的直径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风压预测的临近空间实时原位风速风向传感器,所述差压放大结构沿所述壳体横截面的直径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风压预测的临近空间实时原位风速风向传感器,任意相邻的两个差压放大结构之间的夹角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风压预测的临近空间实时原位风速风向传感器,所述差压放大结构,包括:
迎风区,用于风流体流入,设置于差压放大结构与所述壳体筒壁相接的一端,包括顺次连接的一段迎风段,以及一段收缩段;
中间段,一端与所述迎风区收缩段相连,管径保持不变;以及
出风区,用于风流体流出,设置于差压放大结构与所述壳体筒壁相接的另一端,包括顺次连接的一段扩大段;以及一段出风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风压预测的临近空间实时原位风速风向传感器,所述迎风段管径不变,且与差压放大结构与壳体筒壁相接处的圆孔直径相同;所述收缩段管径渐缩,管径较大的一端与迎风段相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风压预测的临近空间实时原位风速风向传感器,所述迎风段管径大于中间段管径。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风压预测的临近空间实时原位风速风向传感器,所述出风段的管径不变,且与差压放大结构另一端与壳体筒壁相接处圆孔直径相同,所述扩大段管径渐扩,管径较小的一端与所述中间段相接,管径较大的一端与出风段相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风压预测的临近空间实时原位风速风向传感器,所述迎风区差压检测器一端通过差压检测管与迎风段相连,另一端通过差压检测管与中间段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风压预测的临近空间实时原位风速风向传感器,所述出风区差压检测器一端通过差压检测管与出风段相连,另一端通过差压检测管与中间段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0624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