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静电负载的多层涂层纱线或织物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06584.3 | 申请日: | 2019-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814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蒋秋冉;范伟思;韩世娇;杨旭晴;杜尧;史露露;翟雯;汪逸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D06M15/37 | 分类号: | D06M15/37;D06M11/83;D06M15/61;D06M10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尹均利 |
地址: | 2016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静电 负载 多层 涂层 纱线 织物 材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静电负载的多层涂层纱线或织物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纱线或织物基底材料置于多巴胺处理浴中处理,处理后清洗,干燥,获得具有聚多巴胺结合层的纱线或织物基底材料;2)将具有聚多巴胺结合层的纱线或织物基底材料置于银氨溶液中,再将还原剂溶液滴加入银氨溶液中处理,处理后清洗,干燥,获得具有结合层和电导层的纱线或织物基底材料;3)将具有结合层和电导层的纱线或织物基底材料置于储电聚合物溶液中处理,而后经过轧辊脱去多余溶液,干燥,获得具有结合层、电导层和储电层的纱线或织物基底材料。本发明在纺织品基本的装饰美化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其附加功能,可促进纺织品的功能化发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品功能化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静电高效负载的多层涂层纱线和织物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工业化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纺织材料的要求越来越高,单一的纺织结构材料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这就要求在保持纺织品其本身形态结构性能的同时,赋予其更多功能性。静电负载纺织材料在功能型纺织品、装饰用纺织品、工业纺织品、军事、航天电子、医疗、生物、智能可穿戴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传统的静电负载纺织材料基本为无机、金属或陶瓷材料,其刚度大、柔软性低、耐洗涤性能差、静电负载能力较弱、负载效率较低,目前关于静电高效负载的纺织材料的研究仍较少,因此开发一种静电高效负载的多层涂层纱线和织物的制备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董猛等采用原位氧化聚合和磁控溅射技术,以涤纶织物为基底,制备了聚吡咯/Ag导电涤纶织物;Hao等通过在针织纤维素织物上原位聚合吡咯,得到导电性能优良的聚吡咯涂层针织物,但是聚吡咯与纺织材料的粘合牢度低,提高其耐用性能成为研究的难点;Alamer用聚苯胺滴注法加入极性溶剂二甲基亚砜制备导电棉织物,Choi等利用浸泡法对在纱线上附着上一层PEDOT:PSS导电层,Karim等通过化学还原GO得到rGO分散剂,采用压轧烘干的方式将其负载到织物表面上,上述方法均可有效提高其产品的耐久性和柔韧性,专利CN107938369A、专利CN108385373A、专利CN106758175A等都针对导电纺织材料的制备方法不断创新,但是对提高纺织材料静电负载量以及开发多层涂层纱线和织物材料并增强膜结构的层间结合力的研究较少。目前主要面临的问题是在不破坏纺织材料的原有性能的前提条件下,增加静电负载量,同时增加膜与膜之间的层间结合力,开发涂层间结合牢度高,耐久性优良的静电高效负载纱线和织物材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层间结合性能优良、储电性能优异的静电高效负载多层涂层纱线或织物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克服目前传统静电负载材料的静电负载量小、刚度大、脆性高、柔性低、使用寿命短等缺点。
为了解决所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静电负载的多层涂层纱线或织物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结合层生成:将纱线或织物基底材料置于多巴胺处理浴中处理,处理后清洗,干燥,获得具有聚多巴胺结合层的纱线或织物基底材料;
步骤2:电导层生成:将具有聚多巴胺结合层的纱线或织物基底材料置于银氨溶液中,再将还原剂溶液滴加入银氨溶液中处理,处理后清洗,干燥,获得具有结合层和电导层的纱线或织物基底材料;
步骤3:储电层生成:将具有结合层和电导层的纱线或织物基底材料置于储电聚合物溶解得到的溶液中处理,而后经过轧辊脱去多余溶液,干燥,获得具有结合层、电导层和储电层的纱线或织物基底材料。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所述纱线或织物基底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天然纤维素纤维、天然蛋白质纤维、再生纤维、普通合成纤维、差别化纤维、功能性纤维、高性能纤维纱线及其织物材料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所述纱线或织物基底材料其结构包括无浆纤维束、展纱、加捻纱线、包芯纱、变形纱以及这些纤维及纱线制备的机织、针织、编织织物、非织造织物、三维织物、层合织物、复合织物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065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