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无资料地区水文模型参数区域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06649.4 | 申请日: | 2019-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408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郭良;王雅莉;刘荣华;梁立峰;毕青云;刘昌军;翟晓燕;李想;刘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Q50/26 | 分类号: | G06Q50/26;G06N20/00;G06K9/62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林贸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1 | 代理人: | 李瑾;李连生 |
地址: | 100038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区域化 基于机器 水文模型 流域 分类规则 决策树 构建 机器学习算法 流域水文模型 决策树算法 主成分提取 最优决策树 参数获取 机器学习 模型参数 数据准备 水文预报 特征属性 参数集 数据集 学习 支撑 | ||
1.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无资料地区水文模型参数区域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数据准备:包括有资料流域的下垫面数据和长系列水文气象数据,无资料流域的下垫面数据;
步骤2、获取有资料流域水文模型参数集:采用长系列水文气象数据对水文模型进行率定和验证得到;
步骤3、流域特征属性主成分提取:对每类流域特征,建立因子分析模型,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求解模型,得到各流域特征类型的主成分得分值;
步骤4、构建机器学习决策树算法数据集:数据集中的数据包括各有资料流域主成分得分差值、流域之间的距离、流域参数交叉验证的确定性系数,其中确定性系数作为决策树构建的因变量,主成分得分差值和流域之间距离作为自变量;
步骤5、构建决策树,生成最优决策树;
步骤6、根据决策树分类规则,获得流域最优分类规则;
步骤7、无资料流域参数获取:计算无资料流域与各有资料流域主成分差值、无资料流域与各有资料流域之间距离,根据步骤6所得最优分类规则筛选有资料流域作为最优参证流域,得到水文模型参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机器学习的无资料地区水文模型参数区域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下垫面数据包括构建水文模型需要的地形地貌数据、土地利用数据、土壤类型数据,及流域的气候特征数据和流域结构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机器学习的无资料地区水文模型参数区域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有资料流域的长系列水文气象数据是指10年以上的降雨径流数据,数据应包括大、中、小水各种代表年份;洪水场次,湿润地区不少于50场,干旱地区不少25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基于机器学习的无资料地区水文模型参数区域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用长系列水文气象数据的前2/3场次数据率定水文模型参数,后1/3数据验证水文模型参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机器学习的无资料地区水文模型参数区域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水文模型参数率定和验证精度选用确定性系数来评定,要求率定和验证的确定性系数均值均大于0.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机器学习的无资料地区水文模型参数区域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流域特征属性主成分提取中的流域特征包括流域地形地貌特征、土壤类型与土壤质地特征、土地利用与植被覆盖特征、流域的气候特征和流域结构特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机器学习的无资料地区水文模型参数区域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机器学习数据集包括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基于机器学习的无资料地区水文模型参数区域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通过训练集构建完整决策树,通过验证集对决策树进行剪枝和优化,测试集对决策树进一步优化,最终得到最优决策树。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机器学习的无资料地区水文模型参数区域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决策树分类规则是指决策树的分支规则,该规则的数量与决策树的叶子节点数相同;流域最优分类规则是指因变量最大的决策树分类规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0664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