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进的铝合金EBSD试样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06805.7 | 申请日: | 2019-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523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4 |
发明(设计)人: | 高崇;谷宁杰;贺铭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铝材料应用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3/20008 | 分类号: | G01N23/20008;C21D9/00;C22C21/08;C22F1/047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2209 北京市昌平区北七***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铝合金板材 轧制 制备 铝合金 铝合金组织 成品退火 电解抛光 准确测量 磨削量 样品磨 树脂 织构 解析 切割 改进 测量 保证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进的铝合金EBSD试样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树脂镶轧制铝合金板材粗样;样品磨抛;测量磨削量;电解抛光得EBSD样品,所述铝合金板材粗样的制备方法包括:轧制铝合金板材;成品退火处理;切割,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易控制、成本低的优点,并可在保证轧制铝合金组织不变的前提下,提高样品的解析率,实现对其织构分布的准确测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样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改进的铝合金EBSD试样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是显微组织与晶体学分析相结合的一种新的图像分析技术,能对较大面积区域进行晶体学取向信息的快速统计分析等优点,在材料的微观组织表征领域取得了广泛的应用。通过样品面扫描采集到的数据不但可以绘制取向成像图,还可以绘制极图、反极图,计算取向差分布函数。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获得关于样品大量的晶体学信息,如晶体织构和界面取向差,晶粒尺寸及形状分布,晶界、亚晶及孪晶界性质分析,应变和再结晶的分析,相鉴定及相比计算等,可以作为技术人员提高材料性能的理论依据。
轧制铝合金产品的典型技术路线如下:熔铸→锯切和铣面→均匀化→热轧→冷轧(+中间退火→二次冷轧)→清洗→精整→成品。对于没有中间退火和二次冷轧处理的轧制铝合金板材,由于其内部和表面的应力较大。因此,不容易制备出高质量的EBSD样品,解析率一般只有30%,使得EBSD检测无法识别晶粒取向。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进的铝合金EBSD试样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改进的铝合金EBSD试样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树脂镶轧制铝合金板材粗样;样品磨抛;测量磨削量;电解抛光得EBSD样品,所述铝合金板材粗样的制备方法包括:
(1)轧制铝合金板材;
(2)成品退火处理;
(3)切割。
进一步的,所述铝合金板材包括按质量百分比计的如下组份:Mg:2.3%~4.8%;Cu:≤0.05%;Mn:0.01%~0.05%;Cr:≤0.05.%;Si:≤0.08%;Fe:≤0.10.%以及余量的Al。
进一步的,所述铝合金板材包括:Mg:2.5%~4.4%;Cu:≤0.04%;Mn:0.01%~0.035%;Cr:≤0.04%;Si:≤0.06%;Fe:≤0.08%以及余量的Al。
进一步的,在80~260℃下成品退火2h。
进一步的,在120~240℃下退火。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在切割速度0.1mm/min,电流2-3A下,用Mo丝切割线材。
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异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改进的铝合金EBSD试样的制备方法包括轧制铝合金板材;成品退火处理;切割;树脂镶轧制铝合金板材粗样;样品磨抛;测量磨削量;电解抛光,制得的EBSD试样质量高且样品解析率提高到42.0%~55.5%范围。
(2)本发明提供的改进的铝合金EBSD试样的制备方法包括在80~260℃温度下退火处理,消除了样品表面应力且立方织构占比均<1%样品组织基本没有发生改变,满足ESBD制样要求。
(3)本发明提供的改进的铝合金EBSD试样的制备方法,保证了测量数据的稳定性,可实现不同工艺制备的铝合金板材数据的准确对比,为技术人员提高材料性能提供准确的理论依据。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提供的改进的铝合金EBSD试样的制备技术方案;
图2:实施例1中轧制铝合金EBSD样品中织构分布特征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铝材料应用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铝材料应用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068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