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接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06808.0 | 申请日: | 2019-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253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苏侯安;张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正凌精密工业(广东)有限公司;正凌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31 | 分类号: | H01R13/631;H01R13/633;H01R13/639;H01R13/20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张福根 |
地址: | 51145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 装置 | ||
一种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连接器及第二连接器,第一连接器包含一第一绝缘本体、多个第一端子及一第一外壳体,第一绝缘本体的前端具有多个第一卡扣体,第一卡扣体的两侧各设置一第一沟槽,两第一沟槽的后侧以一第二沟槽相连通。第二连接器包含一第二绝缘本体、多个第二端子、一内壳体、一第二外壳体、一锁扣件及一弹性组件,锁扣件具有多个第二卡扣体。第一连接器能与第二连接器相互插接,使该些第一卡扣体与该些第二卡扣体相互卡扣,以达到锁扣的作用,且左旋或右旋转动时,该些第二卡扣体可依序通过第二沟槽及第一沟槽向外退出,以达到解锁的作用。由此,双向皆可解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能用以锁固两连接器,且能方便解锁的电性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连接装置包括一第一连接器及一第二连接器,第一连接器及第二连接器可分别设置于板端及线端,第一连接器及第二连接器可相互插接以达成电性连接。为了使第一连接器及第二连接器相互插接时,可以稳固的结合,通常会在第一连接器及第二连接器之间设置锁扣结构。
在现有技术中,可在第一连接器及第二连接器上分别设置三角形扣点,当第一连接器及第二连接器相互插接时,两个三角形扣点相互滑动,产生旋转以压缩内部弹簧,再利用弹簧的弹力自动反向旋转复位,使两个三角形扣点相互锁固。然而当第一连接器及第二连接器欲分离时,只能旋转一个方向解锁,若是旋转方向不对,则无法进行解锁,造成使用上的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连接装置,双向皆可解锁,以方便解锁的操作。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其中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连接装置,包括:一第一连接器,该第一连接器包含一第一绝缘本体、多个第一端子及一第一外壳体,该些第一端子设置于该第一绝缘本体上,该第一外壳体套设于该第一绝缘本体外,该第一外壳体具有一第一壳部,该第一壳部的前端具有多个第一卡扣体,该第一卡扣体的两侧各设置一第一沟槽,该第一卡扣体的后侧各设置一第二沟槽,该两第一沟槽的后端与该第二沟槽相连通;以及一第二连接器,该第二连接器包含一第二绝缘本体、多个第二端子、一内壳体、一第二外壳体、一锁扣件及一弹性组件,该些第二端子设置于该第二绝缘本体上,该内壳体套设于该第二绝缘本体外,该第二外壳体可转动的套设于该内壳体外,该锁扣件具有一锁扣件本体及多个第二卡扣体,该些第二卡扣体连接于锁扣件本体,该锁扣件的锁扣件本体固定于该第二外壳体,该弹性组件设置于该内壳体及该第二外壳体之间,该弹性组件能推动该第二外壳体复位;其中当该第一连接器及该第二连接器相互插接时,该些第一端子及该些第二端子相互接触达成电性连接,且该些第一卡扣体能与该些第二卡扣体相互卡接,以达到锁固的作用,且使该第二卡扣体位于该第一卡扣体后侧的第二沟槽中;当该第一连接器及该第二连接器欲分离时,能将该第二外壳体沿着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使该第二卡扣体通过该第二沟槽而滑移至任一第一沟槽的后端处,使该第二卡扣体能滑移至该第一沟槽的前端,以达成解锁的作用。
优选地,该第一沟槽的宽度由后往前递增。
优选地,该第一壳部上靠近该第一沟槽的两侧分别具有一第一斜面及一第二斜面,该第一斜面的前端及该第二斜面的前端的间距大于该第一斜面的后端及该第二斜面的后端的间距。
优选地,该内壳体具有一内壳本体及一环体,该环体套设固定于该内壳本体外,该第二外壳体包含一内筒体及一外筒体,该外筒体套设于该内筒体外,该弹性组件套设于该内壳体的内壳本体外,该内壳本体及该环体分别具有一第一挡止部及一第二挡止部,该第二外壳体的内筒体具有一第三挡止部及一第四挡止部,该弹性组件的两端分别形成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该弹性组件的第一端能抵触于该第一挡止部及该第三挡止部,该弹性组件的第二端能抵触于该第二挡止部及该第四挡止部。
优选地,该第二外壳体的内筒体设有多个透孔,该些透孔分别与该些第二卡扣体相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正凌精密工业(广东)有限公司;正凌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正凌精密工业(广东)有限公司;正凌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068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煤生产乙二醇的方法
- 下一篇:集成多功能TYPE-C接口的主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