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液态金属栓塞剂及其制备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07454.1 | 申请日: | 2019-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143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汪达伟;饶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L24/02 | 分类号: | A61L24/02;A61L24/00;A61L24/08;A61L24/10;A61K49/04;A61K49/12;A61K41/00;A61P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文君;王文红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液态 金属 栓塞 及其 制备 应用 | ||
1.一种多功能液态金属栓塞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液态金属、功能性纳米颗粒和高分子材料;
所述液态金属呈球状,构成栓塞剂的内核,在液态金属表面分散所述功能性纳米颗粒,所述高分子材料包覆在所述内核和功能性纳米颗粒的外部;
所述液态金属为在低于30摄氏度时呈现液体状态的金属或合金;所述功能性纳米颗粒为磁性纳米颗粒、光热纳米颗粒、微波敏感纳米颗粒、载药纳米颗粒、放射性纳米颗粒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高分子材料为明胶、淀粉、聚乙烯醇、胶原蛋白、白蛋白、聚乳酸、凝胶中的一种或多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液态金属栓塞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态金属为镓铟合金,镓铟锡合金,镓铟锡锌合金或镓铟锡锌铋合金中的一种;
所述磁性纳米材料为具有磁性或导磁性的纳米材料,选自铁纳米颗粒、氧化铁纳米颗粒、氧化亚铁纳米颗粒、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中的一种或多种;光热纳米颗粒为具有光敏特性的纳米颗粒,选自金纳米壳、碳纳米颗粒、铜纳米颗粒中的一种或多种;微波纳米材料为具有微波敏感特性的纳米材料,为ZrO2纳米球壳;放射性纳米颗粒为具有放射性的纳米颗粒,选自Y90、Co60、Cs137纳米颗粒中的一种。
3.一种多功能液态金属栓塞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1)以液态金属以及功能性纳米颗粒为原料,利用液态金属胞吞效应制备得到功能性液态金属;
(2)通过液态金属微纳米颗粒制备方法,制备得到包裹功能性纳米颗粒的液态金属微纳米颗粒,并在表面修饰高分子表面材料;所述液态金属微纳米颗粒制备方法包括超声法、模型法、微流聚焦法中的一种或多种;
(3)将功能性液态金属微纳米颗粒与高分子材料的基底溶液混合,通过微球制备方法制备得到包裹功能性液态金属微纳米颗粒的微液滴,通过固化得到多功能液态金属栓塞剂微球;所述微球制备方法包括锐孔凝固浴法、静电纺丝法、乳化离子交联法、复凝聚法、微乳法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固化的方式为交联固化和/或降温固化;
(4)随后将所得栓塞微球置于洗涤液中,洗涤后干燥;所述洗涤液为中性缓冲溶液、无水乙醇、去离子水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将液态金属滴到纳米颗粒层上,使纳米颗粒粘附在球状的液态金属表面,再经电场和/或化学处理去除液态金属表面氧化层,将颗粒吞入液态金属体内后获得功能性液态金属。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液态金属与纳米颗粒的质量比例为10:(1~4)。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高分子表面材料为Pluronic F 127、PEG、甘油中的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将功能性液态金属置入所述高分子表面材料的溶液中,超声处理10~20min;所述高分子表面材料的溶液浓度为1~10wt%,溶液的溶剂为乙醇、丙酮、乙二醇、三氯乙烷中的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3~7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将功能性液态金属微纳米颗粒混入浓度为1~10wt%的高分子材料的基底溶液中,利用微球制备方法制备得到包裹功能性液态金属微纳米颗粒的多功能液态金属栓塞剂微球;优选地,所述包裹功能性液态金属微纳米颗粒的浓度为2~500mg/ml。
9.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功能液态金属栓塞剂在造影、载药、局部加热、局部施加磁场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0745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脂肪基取代的噻唑啉酮化合物、其制备方法、药用组合物及应用
- 下一篇:烹饪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