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旋转式灌浆入浆孔封闭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08323.5 | 申请日: | 2019-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674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王振宇;崔晓铁;蒋建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G21/02 | 分类号: | E04G21/02;E04C5/16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邱启旺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止回阀 灌浆 封闭装置 旋转式 内层 负面影响 紧密贴合 预定位置 圆心 灌浆机 入浆口 拔出 堵头 漏出 钢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旋转式灌浆入浆孔封闭装置,包括外层止回阀和内层止回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止回阀与所述内层止回阀紧密贴合,且外层止回阀可绕入浆口圆心自由旋转;所述外层止回阀有两个预定位置,即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记为0位与1位。本发明可以避免拔出灌浆机而后插入入浆孔堵头的时间间隔导致的灌浆漏出,从而降低这一流程对于钢筋灌浆套的负面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旋转式灌浆入浆孔封闭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装配式结构房屋的行业迅猛发展,装配式结构在建筑过程中的技术难题日益凸显。灌浆套筒作为被使用最广泛的预制构件连接技术,其灌浆技术直接影响着装配式结构的安全性。然而,目前灌浆套筒的灌浆技术与相应的配套设备并不健全导致灌浆质量无法得到保障。其中,在每次灌浆完成后,在将灌浆机拔出入浆孔,插入堵头将入浆孔堵住之间的间隙,由于灌浆非常稀释,灌浆会倒流出入浆孔,从而影响套筒内灌浆的密实程度。
因此,从灌浆方式上减少人为造成的灌浆外漏的可能性,可以对于整体灌浆密实程度进行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旋转式灌浆入浆孔封闭装置,避免了拔出灌浆机再插入堵头的过程,从而减少灌浆过程中对于套筒内灌浆密实程度的负面影响。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旋转式灌浆入浆孔封闭装置,包括外层止回阀和内层止回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止回阀与所述内层止回阀紧密贴合,且外层止回阀可绕入浆口圆心自由旋转;所述外层止回阀有两个预定位置,即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记为0位与1位。
进一步的,所述内层止回阀嵌套在所述外层止回阀内。
进一步的,所述外层止回阀与内层止回阀为同轴半圆锥瓣膜。
进一步的,所述外层止回阀与内层止回阀为同轴半圆片。
进一步的,在所述0位时,所述外层止回阀可与所述内层止回阀重合,即所述钢筋灌浆套入浆口封闭装置为打开状态;在所述1位时,外层橡胶止回阀可与所述内层塑料止回阀闭合,形成封闭结构,即所述钢筋灌浆套入浆口封闭装置为封闭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外内层塑料止回阀在被扭转至所述1位时可被固定在所述1位。
进一步的,所述内层止回阀端部设置有螺纹,并通过螺纹与入浆口相接,且在使用完毕后可被拆卸。
进一步的,所述内层止回阀端部与灌浆套筒的入浆口相匹配。
进一步的,所述外层止回阀与内层止回阀使用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外层止回阀与内层止回阀使用卡扣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可以避免拔出灌浆机而后插入入浆孔堵头的时间间隔导致的灌浆漏出,从而降低这一流程对于钢筋灌浆套的负面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钢筋灌浆套入浆孔封闭装置实施例1中的剖面图;
图2是本发明钢筋灌浆套入浆孔封闭装置实施例1中的外层止回阀
图3是本发明钢筋灌浆套入浆孔封闭装置实施例1中的内层止回阀;
图4是本发明钢筋灌浆套入浆孔封闭装置实施例1中的俯视图;
图5是本发明钢筋灌浆套入浆孔封闭装置实施例1中处于关闭状态应用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钢筋灌浆套入浆孔封闭装置实施例1中处于打开状态应用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钢筋灌浆套入浆孔封闭装置实施例2中的立体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083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